安徽商报
2022年04月28日
美丽安徽
第02版:

黄山:“新安江模式”探索纳入千岛湖

2011年拉开的新安江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改革大幕,如今已过去11年。作为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的“新安江模式”,如今新安江生态补偿三轮试点收官,黄山市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推进新安江—千岛湖生态保护补偿试验区建设,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有效转化实现路径。

完善试验区推进机制

2021年5月21日黄山市推动新安江—千岛湖生态保护补偿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及综合办公室正式成立。

8月13日,黄山市正式召开推动新安江—千岛湖生态保护补偿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会后印发《黄山市推动新安江—千岛湖生态保护补偿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及综合办公室工作规则》等文件,明确了推动新安江—千岛湖生态保护补偿试验区建设路径。目前,安徽、浙江两省已在多方面达成一致意见。浙江省政府已明确表示,在试验区建设启动前,同意延续执行第三轮生态补偿协议。

持续推进生态修复

近年来,黄山市全面开展城市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落实《黄山市生态美超市发展规划》。通过采取推进减肥降药,推广绿色防控,持续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稳步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方式,持续推进新安江生态保护修复。

截至2021年,黄山市已累计完成雨污管网清淤检测199.6公里,修复改造城市雨污管网141.82公里,新建污水管网342.43公里。市域范围污水处理厂均已基本实现“一厂一策”。

通过重点推广“有机肥+配方肥”等有机肥施用技术,黄山市建立了一批茶叶、水稻、菊花、玉米、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推广商品有机肥3.37万吨,落实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片189个(累计完成460个),并在歙县、黟县逐步开展化肥施用定额制试点工作。

推深做实河长制林长制

推深做实河长制,强化重点河道日常巡查监管。《“清江清河清湖”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印发以来,黄山市相关部门实施重点水域联合行动10余次,出动执法人员3974人次,水上巡查里程1799公里。持续推进新安江流域入河排口摸底溯源,完成近530公里河段、794个入河排口排查。

为持续推进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建设,《新一轮林长制改革意见》《黄山市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质量提升年的通知工作方案》印发后,累计清除枯(病)死松树51.52万株,打孔注药65.85万株,完成人工造林150亩、封山育林93581亩、退化林修复3621.7亩、森林抚育7560亩。

强化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路径

近年来,黄山市先后印发《黄山市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黄山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行动方案》,编制完成并顺利发布《黄山市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技术规范》,争创国家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

通过深化拓展林业碳汇及排污权交易机制,充分发挥江南林交所、水排污权交易系统等重要平台作用。2021年黄山市累计完成林业碳汇交易2笔,新安江流域水排污权交易6笔,先后促成2021新安江绿色发展论坛暨生态产品”博览会、黄山发展大会实现“零碳”会议。

截至2021年底,在“双招双引”政策的赋能下,累计“请进来”客商200余批次,“走出去”招商60余次,新签招商项目37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7个),协议总投资75.9亿元。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常诚

安徽商报社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镜像  
2022-04-28 2 2 安徽商报 c901334.html 1 黄山:“新安江模式”探索纳入千岛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