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
2018年,王亚光加入安徽省投资集团旗下的云松投资,成为一名投资经理。
这年6月,一个中科院力学所的项目团队落地合肥——中科院力学所博导、高温气动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范学军决定创立“中科重明”,研发新型组合动力,研制临近空间动力装备。
王亚光所在的团队(创谷资本)成为该项目的天使投资人,王亚光是经办人之一。
投资完成后,受团队邀请,王亚光在企业兼职工作了半年,最终选择“跳槽”,加入中科重明。他把办公室从写字楼搬进肥西的一座工业厂房里,尽管门厅处贴着冯·卡门、谢尔盖·帕夫洛维奇·科罗廖夫、钱学森和埃隆·马斯克的大幅画像,但地方却偏僻得连外卖都很难叫到。
当时,省投的领导不太同意,认为小伙子想法不成熟。搞商业火箭发动机?这是个说不准的事;天使投资嘛,投的是个概率,怎么把人也搭进去了?
几乎所有创业都是“九死一生”。在之后的四年,中科重明将金属3D打印应用到空天发动机研制中去,成为国内首家有能力向体制内交付超燃冲压发动机和组合动力样机的民营企业。与此同时,公司持续“烧钱”。2019和2020年,公司在研发上“烧”掉的钱超过3000万,但营收只维持在千万量级。2020年有很长一段时间,作为公司联合创始人的王亚光疲于奔命,很长时间都睡不着,甚至悲观地认为公司“到了最危险的关头”。
然而,在踟蹰前进中,终于等到了政策“风口”。
风口
2020年9月,张红文调任安徽省政府副省长、党组成员(2021年底任中共安徽省委常委),负责科技、金融相关工作。
在调任安徽之前,张红文一直在中国航天科工工作。公开资料显示:上世纪90年代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导弹与运载火箭设计专业的张红文曾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三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总研究师,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张红文在航天领域不能仅仅用“内行”来形容,更是一位成色十足的“专家”。
2021年8月27日下午,安徽召开“如何推进合肥市空天信息产业发展”专题会议,会议由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主持,张红文亦出席会议。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获悉:在这场会议之后,“省市推进空天信息产业领导小组”正式成立。领导小组采用双组长制,虞爱华和张红文均担任组长。
在这次会议上,安徽决定建立“一个省市工作专班”、成立“一个专家咨询委员会”、编制“一项产业专项规划”、制定“一个专项支持政策”、规划“一个产业发展园区”、组建“一支产业引导基金”、招引“一批产业头部企业”、开放“一批产业应用场景”。
也是从那以后,安徽在“空天信息”领域开始动作频频。
2021年9月28日,中国电科38所在十三届中国航展上正式发布“天仙星座”计划。2022年2月,国内首颗商业组网SAR遥感卫星、“天仙星座”计划首发星“巢湖一号”卫星成功发射。
“天仙星座”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安徽空天信息的本土力量。安徽拥有中科大、中科院安徽光机所、中电科38所、天地信息网络研究院、孔径阵列与空间探测安徽省实验室、北斗导航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等科研机构近10家,以及科大讯飞、四创电子、北方雷科、四维图新、科大国创、辰安科技等重点企业20余家,具备空天信息多源数据接收、存储、分析等能力。
2021年底,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接连与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院长吴一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副总经理何胜强,银河航天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徐鸣商谈合作事宜。
国内空天信息产业头部企业和科研机构落地合肥的步伐明显加快,包括银河航天区域总部项目、中科星图GEOVIS数字地球在线版全球总部项目、航天宏图全球卫星运营中心项目在内的多个项目密集签约。
2022年2月,“空天信息与数字地球创新峰会”在安徽合肥召开。安徽省委常委、省政府副省长张红文表示,省委、省政府在深空探测、卫星通讯、北斗导航等国家重大工程领域积极参与布局,“相关优势正在逐渐显现。”
埋伏
对整个安徽来说,“空天”是一个新课题。
历史上,安徽并无多少航天航空的底子。王亚光回忆:几年前他向政府官员介绍自己公司在做“临近空间的飞行器动力”之时,大部分人都一脸茫然,不知何为“临近空间”。
后来情况逐渐好转。开始有人问他:你是属于通(信)、导(航)、遥(感)里的哪个板块?这一问就算入门了。再后来,省里有领导还跟他聊起“超燃冲压”、“液氧煤油”和“吸气式”,这就相当专业了,令他印象深刻。
简单来说,空天信息产业的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的卫星制造发射和地面设备制造、中游的卫星运营、下游的数据应用服务等。
“空天信息是未来型的产业,卫星将构建新一代的互联网。”合肥市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