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商报
2022年05月31日
美丽安徽
第05版:

全椒县武岗村刘王村民组关工小组组长冯仕珍:

老党员首创留守儿童之家

募集善款资助困难学生、义务办报照亮乡村孩子成长路、不辞辛苦创办留守儿童之家……他们是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他们为祖国建设奉献青春热血,离退休后又积极投身关心下一代工作,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关心下一代的广阔舞台上,“五老”们老有所为、发光发热。

本报讯(通讯员 汪洋 彭发光 姚大金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媛媛)冯仕珍是全椒县武岗镇武岗村刘王村民组关工小组组长,今年已经76岁了。2006年,她创办全县第一个家庭留守儿童之家。16年来,她不辞辛劳办好留守儿童之家,常年义务对村民组里的孩子、特别是留守儿童开放,用一颗大爱之心,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

冯仕珍是1965年入党的老党员,曾当过生产队队长、村团支部书记和村妇联主任。她是个“热心肠”,平时左邻右舍有什么困难,她都要帮上一把。刘王村民组是个大自然村,村里孩子多,留守儿童多。冯仕珍家场地大,她待人和气,平时村里孩子放学都喜欢到她家做作业和玩耍。“我何不办个留守儿童之家?”2006年3月,她腾出自家的三间堂屋和家中的桌椅板凳,在镇村关工委的帮助下,搞来些书箱、象棋和羽毛球、跳绳等活动器材,办起了全镇第一个家庭留守儿童之家,周日和节假日对村民组的孩子开放。

留守儿童之家办起来后,冯仕珍可忙活了。每到星期天和节假日,她一早就把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把开水烧好,把桌椅板凳书箱和活动器材摆好。孩子们来到这里后,她督促大家先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做完,然后根据自己的爱好,唱歌的唱歌,跳舞的跳舞,打羽毛球的打羽毛球,有时大家还一起做游戏,直到吃饭时才各自散去。

自打办起家庭留守儿童之家后,冯仕珍深感自己肩上责任重大。“村里那么多人家把孩子送到我这里来,是对我的信任,我一定要像对待自己家的孩子一样把他们管护好。”她给孩子们“立规矩”,用纸抄好贴在家里的墙上,经常督促孩子们照着做。留守儿童常常缺少照料,有孩子去危房“躲猫猫”,有孩子午休去水塘钓虾,都被冯奶奶严厉批评。她家里常年给孩子们准备糖果、饼干、点心,有时有的孩子没人照管,她还留孩子在家里吃饭。碰上喜庆的日子,她还会烧上几个菜和孩子们一道 “会餐”。这些年来,冯仕珍花在孩子们身上的钱,包括水电费全部是自己掏腰包,没收过家长钱,也没有伸手向村里要过一分钱。

16年来,冯仕珍家庭留守儿童之家共照料过50多名留守儿童。如今,年逾古稀的冯仕珍老人还在操持她的家庭留守儿童之家,十多个孩子定期来写作业、听故事,开展文体活动。“只要身体允许,我就要把家庭留守儿童之家继续办下去。哪天确实搞不动了,就让我的儿子和女儿来接手。”

近年来,冯仕珍多次受到各级表彰奖励,去年12月,她再次被全椒县委、县政府评为全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

安徽商报社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镜像  
2022-05-31 全椒县武岗村刘王村民组关工小组组长冯仕珍: 2 2 安徽商报 c907888.html 1 老党员首创留守儿童之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