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商报
2022年06月16日
美丽安徽
第05版:

不敢喝水,憋出了尿路感染

当核酸采样员遇上30℃+夏天

31岁的采样员王影,来自合肥蜀山乐金体检门诊部,属于核酸检测采样第三方机构,从4月7日第一次采样开始至今,她已经出勤17次,采样点分布在丹青花园、华邦世贸城小区,以及华邦世贸城ICC广场、新地中心等写字楼下。

4月7日那天,王影接到通知,要去合肥50中天鹅湖校区给学生们采样,进校前,她和公司另外14位同事一起去笔架山卫生服务中心接受了两个小时的培训,包括怎样穿防护服、戴口罩面罩、穿防护手套和鞋套,怎样操作采样流程等,最后,她和另外6位同事成了第一批采样员,进入50中校区采样。

她从下午2点开始上岗,到6点半结束,采了将近500例样本,每例样本平均耗时32秒,她后来才知道,这个速度离常规的“每分钟4例”的要求差得太远。

没多久,王影采样的速度和数量就翻了几番。

4月21日凌晨2点,王影在睡梦中接到电话,领导吩咐她早上6点前要赶到丹青花园,7点开始采样,挂电话前特地提醒,“可能要忙一整天。”

王影放下电话后没怎么睡,眯了一会儿就起来收拾,天蒙蒙亮的时候,她赶到了丹青花园。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也都到了,小区住户们已经排起了队,王影匆匆吃了一个馒头,一滴水也没敢喝,和另一位小伙伴一起,开始了紧张的采样。

这一忙,就是四个多小时,中午休息时,王影迫不及待脱下衣服往洗手间跑,边跑边大口呼气,感觉“肺一下子活过来了”。中午吃过饭,王影还是没敢喝水,一直采到晚上9点,下班时,她在物业提供的小房间里脱换衣服,防护服脱下一半,她突然有点迷怔,不想动,她在那儿坐了好久,鼻子有点发酸。

那一天,王影采了1700多例样本。

第一次为写字楼内人群采样时,合肥已经热了起来,那天,气温最高达到了32℃,采样点设在政务区银泰城门口广场上,来检测的人,有写字楼里的上班族、逛商场的人、外卖小哥,还有经过时顺便来做检测的路人,“采样点的点长后来跟我说,写字楼采样点每天的量在3000多人,要比小区多出一倍,而且还有个规律,双休日时小区里采样量大,工作日时则是写字楼的量大。”

那一次,王影和另一位小伙伴除了吃饭时间外,基本上手没停过,第二天,点长发给她一个数字:两人一共采了4000多例。

因为不敢喝水,加上憋尿,王影患上了尿路感染,她觉得“有点丢人”,没好意思和任何人说,买来左氧氟沙星偷偷吃,但是没用,症状稍微缓解一点,逢到要采样,又会加重,反反复复,老好不了,药也只好不停,至今已经吃了一个多月。

但王影记得更多的是那些让她感动的事情。比如遇到的“点长”和志愿者都很好,每次都会提前为他们把早餐准备好,中午订餐时,也会问他们想吃什么口味的盒饭;512护士节那天,公司给她发了奖章,上面刻着她的名字,她觉得脸上特别有光,参与防疫的小伙伴们,也人人有份;别人为她做了点好事,她反而觉得有点愧疚,“那天我中暑了,志愿者里有个小妹妹,一直拿着小电风扇给我吹,可我到现在都不知道她名字。”

七天七采,爬楼爬到崩溃

5月9日,合肥决定全市每5天开展一轮区域核酸检测,自那时起,每一轮区域核酸检测,全市所设采样点基本上保持在2000个左右,这也意味着超过2千人次采样员在“流水线”上辛勤付出,再加上登记员、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这条“流水线”旁的服务总人数破万。

和谢佩佩、王影不同,采样员殷燕飞的工作地点并不在小区里或写字楼前,而是专门负责“上门入户”采样,他的辛苦,并不亚于前者。

6月13日,近中午时分,瑶海区卫健委发布消息,在该区隔离酒店依然高位运行的状态下,当天计划又有300多人入住,请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准备医务人员,并且做好人员轮转准备。

按照防疫政策,这批新入住隔离酒店的300多人,隔离14天满后,还要回家隔离7天,这7天里,仍然要接受核酸检测,而上门采样的任务,就落在了殷燕飞他们身上。

殷燕飞最早上门采样,还是在今年2月份,“那时候瑶海区的隔离酒店全住满了,很多人只好在家隔离,我们就上门采,最多时一天上门160多户,几乎每个小区都去过。”

当时的采样方式是双采:咽拭子加鼻拭子。敲开人家的门,对方很配合,张开嘴,采完后,听说还要再插一次鼻孔,就不由得往后退,“差不多超过半数的人不能接受。”但又必须要采,殷燕飞只好耐心跟每个人解释,说鼻拭子能提高至少10%的准确率。

对方抵触,或者害怕,也会给殷燕飞他们造成心理压力,棉签伸出去,就会有点抖,操作力度更加不好控制,有时候捅深了,带出了血丝,对方会发出一连声的叫唤。

这期间,居家隔离者的采样政策变过几次,最初是七天七采,后来改成五天三采,现在又改回到七天七采。“七天七采的,每天都要去一趟,不少老旧小区没电梯,我们穿着大白服,一层一层爬,上到六楼,敲门不应,打电话不接,只好跟社区报备,然后去别的地方采,等社区来电话说工作做通了,我们再回来,又一层一层爬上去敲门。”

从3月中旬开始到4月底,殷燕飞整整干了50天,中间没休息过一天,“最累的时候往往是晚上11点前后,上了一天楼,上累了,体力基本上没多少了,再加上那是个关门时间,过了12点再做就不能算是当天的样本了,所以11点相当于万米跑那最后100米,得冲下刺。”

累点没什么,殷燕飞年轻,睡一觉就恢复了,让他想吐槽的是“效率”:四个采样员,分成两组上门采样,却只有一辆公务车可用,还是辆漏油的老爷车,加满油只能用两天,每次修好,一转眼又漏,空调也不行,风呼呼吹,全是热风,修到最后,修车的师傅都崩溃了,殷燕飞只好把车丢在那,自己和同伴骑电动车或步行上门采样。

一杯奶茶足以慰风尘

6月11日这天,王影在银泰城采样点正忙着,有人送来了奶茶,杯子上还画了卡通漫画,画下方写着“防疫辛苦 奶茶解暑”,王影一下子笑了,那画上伸着胳膊往人嘴里捅棉签的,不就是自己么?

王影穿得里外不透风,没办法喝,又不舍得送人,等到下班拎回家,奶味已经淡了下去,她却喝得津津有味。

像这样的暖心举动,她的同事、乐金体检门诊部检验师李媛媛也遇到过。

那一天,是4月25日。一大早,赴上海为当地市民采样回来后还在酒店隔离中的李媛媛,被派往蜀山区南岗镇封控区采样,偏偏那天又赶上合肥实行全员核酸检测,中午草草吃了饭,她又被派往一小区采样,结束后回到隔离酒店,已经是夜里9点多,这时,又接到了紧急任务,去小庙镇参加环境采样,“我们去了小庙后,就在镇卫生服务中心附近采样,地面、树木、车辆、路牌、商铺门把手、进门处的地面,拿棉签去蹭,都采了个遍。”等一切忙完,回到酒店,已经是午夜12点多,推开房门,她看到桌上放着一杯奶茶和一小盒蛋糕,盒上写着:一天24小时,你们出任务3次,工作19小时,太让人心疼了……那一瞬间,累去了大半,她感觉自己被暖化了。

采样这么久,李媛媛王影她们也遇到过一些堵心的事:比如采样时正常操作,对方却说出“我做检测做了好几年了,就你采样时最疼”的话来;有老人做检测时将身份证弄丢在电梯口,却转身回来怪采样员,“就是你们要采样,害得我把证件都丢了”……“怎么办?我总不能和他们吵呀,后面还排着那么多人呢,干活要紧。”

5月23日,李媛媛和公司另外四个小伙伴,再次来到小庙,其时,小庙已解封半月有余。这五人,为了抗疫,一起去过上海,一起去过南岗,一起来过小庙。如今,他们在小岭南畅游花海,享受美味烧烤和啤酒,晚霞明丽中,青草起伏,水色如露,极目皆是太平景象。他们坐在花丛中合影,谈笑,一些旧事被提起,彼此眼神中,多了一份生死与共的默契。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祁海群/文

图片除署名外由被访者提供

安徽商报社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镜像  
2022-06-16 不敢喝水,憋出了尿路感染 2 2 安徽商报 c910844.html 1 当核酸采样员遇上30℃+夏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