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名军嫂,柔弱肩膀挑起家庭重担;她是一位“兵妈妈”,善解人意,送子参军奉献国防;她是社区工作者,情注拥军30年,做军属烈属的“贴心人”;她开设“四点半课堂”,解决军人子女托管教育。她就是池州市古舜社区党支部书记汪绍琴,其被评为2021年度安徽“最美拥军人物”。
做军属烈属“贴心人”
汪绍琴的丈夫曾经是一名军人,在汪绍琴的默默支持下,她的丈夫安心服役,荣立三等功,她也多次被市、区、街道评为优秀社区干部、优秀党员和“十佳好军嫂”。
在汪绍琴的倡导下,杏村西街10家“拥军店”向现役军人提供商品折扣等优惠政策,还为生日当天入店的军人提供生日礼品。每年征兵季,她都积极入户宣传征兵政策,带领社区青少年参观民兵集训、爱国教育基地。她还组织开展“军民鱼水情谊联欢”“社区文化进军营”“和谐书法展示”“粽子献给最可爱的人”“军民连心访谈”等活动,推动双拥工作向纵深发展。
退役军人小吴是贵池区一家企业的一名下岗职工,汪绍琴了解情况后主动帮助他解决了就业问题。复原军人小陈因妻子生病导致家庭生活困难,汪绍琴得知后,依据有关政策为他申请了低保和廉租房,安排社区干部定期上门走访慰问,并联系党员与其结对帮扶。
依托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带头开创“人、站、家、会”四位一体模式,把退役军人服务与新时代“枫桥经验”相结合,为退役军人家属提供相关教育培训、开设“四点半课堂”解决退役军人子女托管教育等问题、在“春泥绘画”等活动室设置退役军人子女专座等,帮助解决军人军属后顾之忧。
将18岁儿子送进军营
受退役军人丈夫的影响,2022年9月,汪绍琴把年满18周岁的儿子送进了军营。“做军人的母亲,更要多一份坚强,正是这份无私和伟大的母爱,时刻激励着孩子在部队茁壮成长,建功军营。”汪绍琴深情地说,“我曾是一名军嫂,如今是一名兵妈妈,我更要当好大后方……”
因为懂得,工作才会更有温度。汪绍琴担任社区书记以来,扎实抓好双拥工作,竭力帮助社区就业困难退役军人和军属协调、提供就业岗位,常态化慰问辖区老军人和烈属,也被评为“池州市最美双拥人物”和安徽“最美拥军人物”。
汪绍琴联合池阳卫生服务中心为退役军人、残疾军人、优抚对象开展“送医上门”入户体检、理发、义诊等活动,并牵头为30名退役士兵建立基本养老、医疗保险接续台账,及时分类办理接续手续,录入个人账户,还为退役军人提供政策咨询、用人信息、就业指导和帮忙联系对接用工单位等服务,尽力帮助就近就业。
打通基层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
社区党组织是社区治理服务的核心,做好拥军工作的同时,身为社区党支部书记的汪绍琴还致力解决如何打通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古舜社区是一个商居结合型社区,辖区内有不少老旧小区,文明创建难度大,社区居民诉求多。来到古舜社区上任后,汪绍琴精心选取了团结小区、杏村小区设立“邻里议事点”。挑选有热心、有威望的楼道长、老党员为召集人,以“有事请讲,讲必有应;有难请说,说必来帮”为主题,定期收集居民诉求,调解矛盾纠纷,协调社区治理。同时,在小区内设立居民意见箱征求居民意见,召开“邻里议事点”座谈会倾听居民心声。在此基础上,社区制定“我为群众办实事”任务清单,解决巷道环境整治、晾晒点安装、充电桩设置等居民关心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11个。
社区发展日新月异,居民服务需求也日渐多样化,汪绍琴整合社区、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各种资源,为群众提供联动服务。
今年4月7日,一位社区居民从上海打来求助电话称,她与丈夫均在上海打工,留下上初三的儿子一人在家上学。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日趋严峻,夫妻俩暂时回不来,也不能像以前一样寄生活费给孩子,希望社区能帮忙照顾儿子的生活。汪绍琴连忙让社区工作人员买来生活和防疫用品送给孩子,每天为孩子订餐。汪绍琴定期看望孩子,给他零花钱,鼓励他好好学习,让爸爸妈妈放心。
近年来,在汪绍琴的精心组织下,社区依托“香樟古舜”党建服务品牌,针对不同群体的多样化需求,为30余户困难家庭提供居家关爱服务,为辖区内空巢、半失能老人提供生活照料、配餐送餐、康复护理、心理慰藉、健康问诊、日间托老服务,联合池州学院大学生志愿者开展“爱暖童心筑梦启航”志愿服务活动,定期邀请培训学校为社区失业人员开展技能培训等等,把实事做到了每一位居民的心坎上。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静文 通讯员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