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开展适合老人、儿童的公益活动、为70周岁老人全额购买医疗保险、每年补贴10万余元给购买居民养老保险……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近年来,合肥市包河区淝河镇赋能基层治理,以更细致贴心的服务,带给群众更踏实的幸福感。9月23日,由安徽商报联合淝河镇妇联开展以“喜迎二十大,健康向未来”为主题的公益活动在关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办。义诊现场,针对有血糖增高的居民,来自天麦生物宜糖诊所的医生进行零距离沟通。此外,健康“微课堂”同步提出健康饮食和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的注意事项,倡导糖尿病患者积极自我管理,为身体健康起到促进作用。
七旬老人自制营养餐
却“养”出高血糖
今年72岁的黄新国是一名糖尿病患者,十年前,因为血糖被查出偏高,所以他每天为自己定制各类控糖食谱。义诊当天,黄新国的餐后血糖值为16.3mmol/L,“您现在每天坚持吃药吗?”看到血糖监测结果,合肥天麦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丁医生连忙问道。黄新国回答说,自己每天都按时吃药。经过沟通,丁医生发现老人的用药标准仍保留十年前的处方,并且饮食习惯不科学。“我会吃一些无糖蛋糕,偶尔会吃一些油条。”黄新国介绍说,他每周会更新一些食谱,吃出“花样”。
“糖尿病患者可以吃无糖蛋糕,但是不建议多吃。”丁医生表示,无糖食品就是食品中没有加葡萄糖,会增加脂质、奶油、其他甜味调节剂,也会增加热量摄入,但实际上对血糖影响最大的是进食量的多少。“不管是哪种主食,如面条、米饭、蛋糕等到体内都变成了糖。因此有糖、没糖区别并不大,只不过是口味上有差别,而升糖作用与进食量多少有关。”针对黄新国目前的服药情况,医生叮嘱要及时进行调药,否则没有治疗效果。义诊现场,医生根据每一位群众的检查结果,结合自身情况做了总结评估,重点强调了糖尿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重要性,引导群众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规范的管理来预防和治疗糖尿病。
管住嘴、迈开腿
科学“微”课堂引领健康生活新篇章
家住关镇佳园的庞邦英是一个四代同堂的大家长,今年91岁的她爱吃咸肉,了解庞邦英的情况后,医生根据她的情况给出健康管理建议。“糖尿病是一种需要终身管理的疾病,管与不管,管得如何,最终两者相差很明显。”在健康“微课堂”环节,医生强调糖尿病健康管理非常重要。“普及糖尿病防治知识,提高人民群众对糖尿病防治工作重要性认知,可以有效控制糖尿病发生。”听完医生的介绍,庞邦英感叹道,“原来膳食搭配还有这么多讲究,今天老师讲课对我们老百姓来说很重要!”面对贴心的服务,居民们纷纷点赞。
为了给广大居民提供舒适的义诊环境,来自关镇村妇联和城管办的工作人员在现场提供志愿服务活动,天麦生物宜糖诊所还为每位居民提供精美礼品一份。据关镇村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为了托起幸福“夕阳红”,关镇村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活动,将“牌场”变“剧场”, 吸引了很多老年人参与其中,让老年居民真正实现老有所依、老有多为、老有所乐。刘健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周梅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