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盛夏”到“深秋”,天气虽然多变,但合肥市民消费热情一直保持稳中向上势头。百年淮河路、网红“中市街”、时尚撮造山巷……人头攒动,繁华尽显。10月17日,党的二十大新闻中心举行第一场记者招待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赵辰昕在回答今年中国经济形势问题时说,今年以来中国经济月度间虽有波动,但总体延续恢复发展态势。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三季度经济明显回升。
“国潮”担当 当消费升级“撞”上年轻人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蒋林与朋友正在合肥中市街上小聚,火锅的腾腾热气氤氲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改造之后,经常跟朋友来这里打卡,特别适合年轻人。”蒋林说。
老中菜市位于庐阳,曾是合肥最大的菜市场,庐州人名副其实的菜篮子,也是最具本土特色的市井符号之一。2021年,在庐阳区实施老城保护更新的背景下,在此打造出以潮趣、焕新、乐活为主题的新时代消费体验空间,让“城市发展”与“关爱民生”同频共振。如今,在老中菜市原址上诞生的中市街正以崭新姿态出现在市民游客的视野,为市民生活添彩。
这里,位于喧闹繁华的合肥淮河路步行街中段,“一街两巷”为一体的特征明显。穿越兼具现代与古典美的建筑大门,进入紧扣“国潮”属性的主街区中庭。这里有造型各异、个性十足的“超集魔方区”。在“美味超食空区”,则有一排排精致的小木屋、酷炫潮萌的街区门面担当星际熊……
业态“焕新” 百年老街消费场景迭代
中市街的魅力焕新,是淮河路步行街辉煌篇章中的一个注脚。 “一条淮河路,半部庐州史。”淮河路步行街不仅是合肥历史文化的缩影,还承载着源远流长的浓厚商业氛围。从这里,可以窥见消费场景的不断变化,记录日益升级的美好生活。
上世纪90年代,淮河路历经两次改造,各类商业综合体的增加,使其逐步成为集购物、旅游、文化、休闲、餐饮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文化商业步行街。2012年,淮河路步行街成功晋级“中国著名商业街”。2020年获批“国家级”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淮河路步行街迎来了发展新起点。
改造后的淮河路步行街实现街区形态更新、业态提升的蝶变。不仅主街及周边后街群落完成升级,撮造山巷、勤劳巷、新四湾菜市、庐寓、中市街等一批改造项目惊艳亮相,街区空间进一步向西延伸,为老市府广场注入了一针活力剂。“老合肥”郑先生告诉记者:“淮河路步行街是合肥的一张名片,无论是感受历史文化,还是休闲购物,来步行街都是不二的选择。”“步行街改造之后,增加了许多新的消费业态,吃喝玩乐一站式,特别适合年轻人‘打卡’。”大学生王丽莉说。
安徽十年 消费品零售总额跨越两个万亿台阶
数据显示,2021年,淮河路步行街区客流量破8103万人,营业额114.5亿元,成为全省首条“百亿街区”。今年国庆黄金周期间,淮河路步行街客流量约193万人次,销售额约8亿元。今年年底,银泰二期、宜家家居两大备受瞩目的商业综合体开业运营,届时,势必在全城掀起新一轮消费热潮。
消费是最贴近人们生活的一驾马车,也是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一块重要“压舱石”。一头牵动百姓生活,一头拉着经济大势。十年来,消费积蓄起巨大能量,助力经济稳健前行。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在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和政策红利双重作用下,全省消费市场规模不断壮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跨越两个万亿元台阶,由2012年的7487.3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21471.2亿元,总量从全国第14位跃居第8位,占全国的比重由3.6%提高到4.9%。2021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17.1%,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5位。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郑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