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商报
2022年10月27日
美丽安徽
第06版:

“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这样炼成

滁州市卫健委获党中央、国务院表彰背后的“答卷”

今年8月30日,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在首次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开展的这项表彰活动上,滁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获评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

近年来,滁州市卫生健康委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卫生健康事业创新发展,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在省政府年度目标绩效考核中卫健工作连续三年位列第一,连续两年疫情防控专项考核位居全省第一。

疫情大考交答卷: 抓住24小时黄金期

2022年3月12日以来,滁州面对先后出现的6起输入关联疫情。在这场大战大考中,滁州市卫健委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处置机制,有效抓住了24小时黄金期,交出“滁州答卷”。

在滁城核心区仅用4天开展4轮区域核酸检测就解封,用最短时间控制住疫情。

定远县、明光市做到提前对接、闭环管控,将疫情严控在“点”上。

天长市在不到一个潜伏期的10天内就控制住疫情,做到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防控效果。

滁州疫情处置的经验做法获得了市民普遍认可,并得到了省疫防办充分肯定。“面对疫情,我们第一时间开展流调溯源,查明源头、理清链条,精准判定风险人员;第一时间落实核酸检测,做到人数清、人头清,及时转运隔离到位;第一时间实行静态管理,分区分类落实管控措施;第一时间实施医疗救治,做到‘四集中’‘应收尽收、应治尽治’。”滁州市卫健委相关人士表示。

在做好本地疫情防控同时,滁州全力精准做好异地医疗援助工作。2020年,选派6批54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援助湖北20万毫升血液,处于全省第二位。2022年,抽调203名医务工作者驰援上海,累计现场采样162.9万人;四次承接上海转运核酸样本检测任务66483管;腾空隔离房间3000个,累计接收转运上海密接人员来滁集中隔离3600人;紧急援助上海血液制品33万毫升。

发力建设医联体:

持续擦亮综合医改金招牌

今年7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与全椒县人民医院建立的医联体正式揭牌。两院成立医联体,将大大地提升全椒县人民医院口腔疾患的诊疗能力和医疗水平。

近年来,滁州市卫健委围绕城市医联体及县域医共体等重点内容持续发力,2家市级医院牵头分别与南谯区、琅琊区建立紧密型城市医联体2个。其中,城市医联体被列入首批3个健康长三角医疗重点合作项目。

与此同时,县域医共体内的94个乡镇卫生院实现全覆盖。2021年,滁州市医共体牵头医院医生下乡249人,开展带教查房等3100余次,惠及基层患者6万多人次;城市医联体牵头医院下派医护人员61人,坐诊570余次,远程会诊86次。

“滁州将推动医疗服务从治病为中心向健康服务管理为中心转变,逐步形成层次多元、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滁州市卫健委相关人士表示。

目前,全市4家县级医院完成三级医院升级,全市三级公立医院平均住院日为8.77天,二级公立医院平均住院日为6.72天,均居全省前列。

“医生上门”更贴心:

全力当好群众健康守护者

“老袁,最近身体感觉怎么样,我来给你量一下血压。”今年3月,在村民袁世军家中,明东街道明东分院家庭医生怀继东一边为他测量血压,一边细心询问着他的健康、饮食以及用药情况。

“家庭医生上门提供贴心周到的服务,让我的饮食更科学,生活更开心。”袁世军连连称赞。2022年,明东街道共有2340名村民签约了家庭医生服务项目,建立了“一户一档”实时监测,引导群众正确就诊,提升对医疗机构的信任度,减少医疗开支。目前,滁州卫健委正全力打造15分钟基层“医疗服务圈”,并46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进行标准化改造。

截至目前,滁州已经发动乡镇卫生院及驻村医生开展家庭医生随访、康复指导13.7万人次,免费上门测量血压、血糖1万余例,发放降压、降糖等药物(制剂)20000余盒(瓶)。

与此同时,滁州市在全市1281家医疗机构打造“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在挂号、缴费、取药、检查检验等环节执行老年患者优先制度。目前,滁州已经建成“全民健康平台”,推行“一卡通就医服务”。16家公立医院全部启动“智慧医院”建设,建成市、县、乡三级医疗机构远程会诊(诊断)中心32个,远程会诊各类疑难病例4100例。“智医助理”民生工程为基层医生提供900余种常见病辅助诊疗服务。何婉惠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梁巍

安徽商报社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镜像  
2022-10-27 滁州市卫健委获党中央、国务院表彰背后的“答卷” 2 2 安徽商报 c940289.html 1 “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这样炼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