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商报
2022年11月25日
美丽安徽
第02版:

合肥持续优化公共资源 交易领域营商环境

取消近10种证明材料 今年以来1117个项目实行容缺受理

破门槛、减成本、提优惠……近年来合肥持续优化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营商环境,全力打造流程优、效率高、服务好、公平公正的公共资源交易环境。取消企业商业信誉等近10种相关证明材料,免收政府采购投标(响应)保证金,今年以来1117个项目实行容缺受理,交易周期最多可缩短20天。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从合肥市公管局了解到,截至目前,安徽合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共吸引590903家次企业参与投标,有效激发市场活力。

11525家次投标企业免缴22.5亿元

破门槛,近年来合肥市公管局列出交易行为负面清单99项,出台优化营商环境62条,促进阳光交易。

力促中小企业“零成本”,合肥免收政府采购投标(响应)保证金,取消招标文件费,减免诚信企业保证金,11525家次投标企业免缴22.5亿元。除医疗、信息化项目,政府采购项目原则不再收取履约保证金。鼓励以保函等非现金形式提交保证金,目前,保证金总金额530.29亿元,保函替代率超90%。

另外,采购限额标准以上,200万元以下货物服务、400万元以下工程采购项目,适宜由中小企业提供的,全额面向中小企业采购。更大规模采购项目,适宜由中小企业提供的,预留采购份额提高至40%以上。

今年以来1117个项目实行容缺受理

优化交易流程,合肥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开通各类关系民生的重点项目“绿色通道”,实行“容缺受理”,书面承诺即可先行启动招标程序,全力以赴为项目进场交易、早日开工创造条件。2022年以来,1117个项目实行容缺受理,交易周期最多可缩短20天。

合肥还取消企业商业信誉、财务状况、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等近10种相关证明材料,采用信用承诺制。目前,已惠及13094个项目标段的投标企业。

超1000个项目应用打分监测预警系统

评标室里说出“敏感词”,蜂鸣器会立刻发声预警,类似这样的“智慧监管”手段在合肥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已经广泛应用。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了解到,合肥在公共资源交易中全国首创评委打分监测预警系统,遏制评标专家“有权滥用”,目前超1000个项目应用。建立打击围串标数据分析模型,围绕“抱团指数”等23个指标数据全面分析对比,目前已排查问题线索210条。运用技术手段捕捉评标室语音敏感词蜂鸣提醒,实时推送监管,共服务项目7360个,预警敏感词688645次。

通讯员 武文静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媛媛

安徽商报社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镜像  
2022-11-25 取消近10种证明材料 今年以来1117个项目实行容缺受理 2 2 安徽商报 c946476.html 1 合肥持续优化公共资源 交易领域营商环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