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张楠 方咏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汪漪) 孩子上吐下泻,看似“胃肠炎”,但需要警惕的是,“这种看似胃肠炎的头晕、恶心、呕吐症状,还有可能是脑子里的肿瘤在作怪!”近日,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外科颅底及脑干肿瘤外科主任夏成雨教授团队为一名来自河南的松果体区肿瘤患儿成功手术,患儿出现“头晕伴恶心呕吐”等症状,早期被诊断为胃肠炎,实际为颅内肿瘤——松果体区肿瘤伴梗阻性脑积水引起的。
小刚(化名)今年8岁,正在读三年级,前段时间忽然有点萎靡不振。据家人描述,患儿开始是腹泻,后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在当地医院就诊时按“胃肠炎”处理,对症治疗一周,症状没有得到缓解。头颅CT检查提示,患儿脑子里居然长了肿瘤,同时还伴有梗阻性脑积水。家人吓坏了,带着患儿连夜从河南驱车300公里来到中国科大附一院就诊。
“影像检查提示,病灶有钙化,强化不均匀,无尿崩,同时AFP增高,考虑是松果体部位的非生殖细胞瘤性生殖细胞肿瘤。”夏成雨介绍,松果体位于大脑深部核心部位,周围有管理呼吸、心跳和四肢活动的脑干等重要结构,这个部位的肿瘤,需要通过神经显微外科手术精细操作切除,难度大、风险高。经过多次讨论和慎重考虑,夏成雨团队提出治疗分“两步走”的方案,即:第一步,先救命,通过实施Ommaya囊植入+脑室外引流术,缓解患儿脑积水导致的高颅压症状;第二步,等新冠感染风险期过后,再通过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肿瘤。小刚家人充分认可。
11月17日,在南区麻醉科和手术室团队的密切配合下,夏成雨团队为患儿在全麻下行完全无牵开器技术下Poppen入路松果体区肿瘤切除术+三脑室底部造瘘术,手术历时6小时,肿瘤沿外包膜被完全切除。术后,小刚恢复良好,已经顺利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