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下午,在合肥桃花园社区,身穿红马甲的孔强忙碌在小区出入口,和小伙伴一起参与社区疫情防控。
孔强是江西铅山人, 2015年大学毕业来到合肥工作。7年来,他参与了合肥市东至路上跨十八公里专用线工程等多个大建设项目,见证这座城市的蓬勃发展。他还利用业余时间参与志愿服务,扶危助困、义务献血。孔强喜欢叫自己“新合肥人”,在他看来,合肥是一座包容、有爱的城市。
90后江西小伙合肥参与志愿服务
孔强今年30岁,出生在江西铅山一个农村家庭。从小父母外出务工,孔强的童年是在左邻右舍的关照下度过的。邻居谁家做了好吃的,常会想到给他端一碗。
读大学时,孔强学习成绩一直名列专业前三。课余时间,他勤工俭学,大学三年几乎没问家里要过钱,学费、生活费都是用打工收入和奖学金负担的。他还参与学校各项活动,加入了爱心社等社团,组织参与各类公益活动。“可能受成长经历影响,特别能体会别人遇到困难时的不容易,很希望能伸把手、帮上忙。”
2015年,孔强大学毕业,被中铁四局设计院“校招”录取,离开生活了二十多年的江西,到合肥工作。作为一个“异乡人”,孔强很快就感受到了合肥的“温度”。“刚到单位的时候很多工作是从头学起,单位领导和同事对我非常关心,工作中遇到不懂的问题,同事们热情地指导我。”
孔强为人热情,与人交往愿意主动“往前走一步”,很快就适应了合肥的工作和生活。平时工作“两点一线”,不加班的时候,孔强闲不住。他通过网络,找到了合肥志愿者之家,成为了一名志愿者。“最初的想法是通过志愿服务,了解合肥,融入合肥,没想到一直坚持到今天。”
7年组织参与志愿服务400余场
“志愿服务不一定是做很多大事,把身边的小事做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就有意义。”在孔强看来,志愿服务形式不重要。这些年,他和小伙伴们助残、助学、敬老、环保、义务献血……开展志愿服务的范围覆盖合肥各县区和省内部分地方。从协会一名普通志愿者,到合肥志愿者之家副会长,7年多来,他组织、策划、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400余场,带领协会志愿者服务10万余小时,帮扶3.6万余人次,募捐各类爱心物资和捐款330万余元。
2016年,合肥志愿者之家在庐江县矾山镇开展助学活动,帮扶50名家庭生活困难小学生。其中一名叫小叶(化名)的三年级小男孩的简历打动了孔强。“这个孩子是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跟爷爷奶奶生活。孩子特别懂事,每天放学回家还帮年迈的爷爷奶奶干活,学习成绩也很好。”看到小叶的故事,孔强仿佛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当时他刚刚上班不久,实习期每个月工资只有2400多元。孔强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与小叶结对子,一帮就是3年。“后来活动结束了,孩子也顺利上了初中,至今也还在关注他的成长。”
从大学开始参与慈善公益活动,孔强的“公益路”至今已经走了十多年,个人累计捐款21000余元,公益时长约11000小时。他先后荣获安徽省十佳学雷锋典型、第十二届安徽省优秀志愿者、安徽省直机关道德模范、安徽好人、合肥好人、合肥市向上向善好青年、中铁四局好人等荣誉40余项。
无偿献血超1万毫升获全国金奖
2012年,还在上大学的孔强第一次参与无偿献血。“我其实有点晕血,但拿到那本红色的献血证的时候,想到能够为挽救他人生命尽一份力,感到非常有成就感,就一直坚持了下来。”
2019年1月初,在微信群看到合肥一位老人因手术急需用血后,孔强第一时间与家属取得联系,利用午休时间赶去义务献血。第二天,他收到了家属的感谢短信。老人最终没能挺过去,但家属对孔强在亲人生命最后时刻付出的爱心表达了由衷的谢意。“心里挺失落的,但也坚定了我继续无偿献血的信念。珍惜那用血液挽救生命的一次机会。”
这些年来,孔强先后接到过同事、志愿者小伙伴和很多陌生人的求助,他一次次撸起袖子。孔强个人总计献血10900ml,相当于1位健康人总血量的2.5倍,先后获得安徽省直机关无偿献血先进个人、安徽省无偿献血公益之星、全国无偿献血银奖、全国无偿献血金奖和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终身荣誉奖等荣誉。他还是中国中铁系统荣获全国无偿献血金奖及终身荣誉奖最年轻的职工。
孔强还带动了身边更多的人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2020年疫情期间,他牵头招募志愿者100余人参与无偿献血,累计成功献血26000ml。2020年5月份,合肥市血库告急。孔强利用休息时间,招募30多名中铁四局志愿者前往市中心血站参与无偿献血,成功献血4200ml。
扎根合肥参与城市建设
作为中铁四局设计院一名职工,来合肥的这些年,孔强扎根在合肥工程建设一线。先后参与了合肥市上海路下穿沪蓉铁路工程、合肥市东至路上跨十八公里专用线工程等大建设项目16个。从参与到“挑大梁”,伴随着一个个项目的开工、竣工,孔强见证了合肥城市交通越来越顺畅,老百姓出行越来越便捷。“因为工作分工,我参与的很多工程是涉铁工程,基本都是打通‘断头路’。项目实施相对复杂,但对老百姓便利出行意义大,政府下了很大的决心推进,很多是民生工程。”在孔强看来,合肥重视城市功能品质提升,城市建设中重视民心民意,“政府有担当,有魄力。”
今年是孔强来到合肥的第8个年头。这些年,他绝大部分的业余时间都花在了志愿服务上,行程涉及合肥市各个角落、近百个社区。他还在合肥买了房,遇到了心爱的女孩,即将建立自己的小家庭。他越来越深地融入合肥,也见证了这座城市的日新月异。去年,他还在中铁四局设计院牵头成了“强哥志愿服务队”,希望带动身边更多的人参与志愿服务。“合肥是一座特别有爱的城市,充满活力,也非常包容。”“希望通过我们的志愿服务,为这座城市奉献青春和爱心。”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媛媛 文/摄
部分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