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编,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更具深厚的历史底蕴。12月28日,合肥市包河区常青街道金寨南路社区组织青享计划“金色暮年”项目组志愿者和辖区10名空巢老人在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竹编工艺进社区,传统文化聚民心”活动,进一步落实“老有所学”暖民心行动,丰富辖区居民的文化生活。
活动现场,社工张心玫向大家介绍竹编工艺的起底、编织、锁口等工序,以经纬编织法为主,穿插如编、插、穿、削、锁等各种技法。参与活动的居民们和志愿者一边动手编竹丝,一边感慨地说道:“以前家里有很多竹制品,有养蚕的竹匾,夏天的竹席……现在都少见了。”
通过开展此次活动,不仅丰富了辖区大多数老年人的文化娱乐生活,还学习了新技能,认识了新朋友,真正做到让辖区老年朋友感受到老年生活的快乐感、幸福感,同时也让“老有所学”真正落到实处。
黄宏亮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周梅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