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上午,企业都在忙着春节后的开工复工,在合肥市经开区综合保税区,国网肥西县供电公司工业园供电所副所长刘颖和同事们走访合肥显耀显示科技有限公司,了解用电需求,宣传惠企政策。自2007年入职起,刘颖一直扎根在一线供电所,不断创新服务方法,为辖区13.6万电力客户提供最可靠电力保障,为企业“量身定制”用电方案,为行动不便的老人跑腿交房,2022年,她被授予“安徽省劳动模范”称号。
每月上门帮10余位老人交电费
2007年,刘颖来到肥西县供电公司工业园供电所工作。十多年前,合肥市的电费还是经由抄表、输入、计算产生,用户交费需要去营业厅。“人工现场抄表,每两个月一次,从抄完到计算,大概七八天时间。”
刘颖最初在供电所营业厅担任收费员,小小的三尺柜台,她真诚对待每一位客户。为了多掌握情况,她经常利用周末时间,和抄表员们一起走街串巷地到居民家抄表。
2009年,刘颖在工作中发现,石门路恢复楼的空巢老人何老身体不好,交纳电费时间十分不固定、偶尔还会延时。了解情况后,她打印好发票,骑车去老人家,现场收费。小区其他老人知道后,都来找刘颖,刘颖没有拒绝:“他们很多都是孤寡或独居老人,身体不好,出行不方便。”
慢慢地,小区有10位老人的电费交纳困难由刘颖解决了,她每个月先为他们提前垫付电费,再骑着自行车一户户登门拜访,现场收取电费,将票据准确无误地送至每一位老人手中,“后来其他小区也有类似情况,最多时18位老人由我现场去收费。”
每次去现场收费,刘颖都要帮着老人打扫卫生,看看用电安全,电器使用是否得当,该换的灯具她都帮忙换了,处理不了的就拜托同事老师傅们路过的时候去帮忙。这一暖心服务,刘颖一直坚持到现在,目前还有6位老人是她去现场收费:“已经处成了家人,他们也把我当成了自家孩子。”
为客户“量身定制”最优用电方案
工业园供电所是安徽省规模最大的供电所,供电所担负着合肥经开区、合肥高新区、柏堰科技园、肥西桃花镇等区域1600多家企业、7所高校、120个小区,约13.6万用户的电力保障和服务工作。2021年,工业园供电所年度售电量达32.77亿千瓦时,是安徽省供电所平均售电量的20倍,约占全肥西县2021年度全社会用电量的64.19%。
供电所辖区内有联宝电子、联合利华等众多重点企业,为了给他们提供更加可靠的电力保障服务,刘颖创新探索“1+1”大客户服务方式,即由一位供电所相关负责人和客户经理搭档,共同为重要客户提供服务。目前,她和客户经理夏国威共同服务辖区的21家重点企业,每个月定期上门为企业提供义务电力设备检查服务,“量身定制”最经济和安全的用电方案。
2020年3月,由于疫情影响,辖区内有企业迟迟未能复工。刘颖联系企业负责人,帮助分析用电需求,制定了一套合理用电方案,降低用能成本。据统计,仅2021年工业园供电所就为辖区企业累计减少成本支出百万元以上,消除用电隐患117处。
2022年11月10日,在了解到安徽明创实业有限公司需求后,刘颖和夏国威第一时间上门服务,当天内协助其完成基本电费计价方式变更,预计今后企业月基本电费将降低五成以上。
把用户难题当成自己难题去解决
扎根一线多年,刘颖有着丰富的工作与服务经验,“把用户的难题,当成自己的难题,用心去解决。”这也是刘颖和同事们的交流心得。她还将服务工作总结成“四个一”:“一张笑脸相迎、一句好话胜金、一杯热茶暖人、一个手势舒心”的文明服务法,简单实用,在公司营业厅进行了推广。
经济发展,电力先行,城市的现代化发展,少不了可靠安全的电力供应。刘颖告诉记者:“这几年,电力保障做得越来越好,带电作业、智能化服务等等,我们一直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目前,工业园供电所率先成为国家电网公司首批12家“网格化”试点,并全面升级为数字化供电所,实现了以最小单位深入用户服务,更加智能、快速、精准响应客户需求。“辖区任何一家大型客户提出需求,我们平均10分钟内就能上门,提供四大专业27项服务,一次性解决几乎所有用电问题。”刘颖介绍道。
实际上,刘颖服务的对象还有很多。工作之余,她定期和党员服务队为中小学校、福利院、医院等机构提供志愿服务,穿上红马甲站在街头进行文明交通劝导等。由于业绩突出,近年来刘颖先后被授予“安徽省三八红旗手”“合肥市劳动模范”“合肥市金牌职工”“安徽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李岩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汪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