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长河中做一颗璀璨星星
远古至今,皖山皖水滋养出无数能人贤士,缔造出锦绣河山,留下了宝贵的精神及物质财富。在安徽名人馆领略安徽名人风采及地理特色;在渡江战役纪念馆重温烽火岁月中的英勇斗志,缅怀革命先烈;在安徽博物院欣赏劳动人民创造的承载历史印记的国宝,以及历史文化风貌。
3月24日,合肥市蜀山区文明办与安徽商报联合推出,“学身边好人,聚蜀山力量——蜀山身边好人及道德模范巡展巡讲系列主题活动”启动。礼遇好人,尊重好人,首站“学习两会精神 争做身边好人——蜀山区身边好人及道德模范巡展巡讲学习交流主题活动”走进了安徽名人馆、渡江战役纪念馆、安徽博物院,24名“中国好人”、“合肥好人”、“蜀山好人”在交流中走进浩瀚历史,领略璀璨文明。
礼遇好人红色绶带引来注目与敬意
3月24日,倒春寒中的合肥下着小雨,24名好人身披红色绶带,一走进安徽名人馆就引来注目。
从远古时的有巢氏至冯玉祥、陈独秀,从徽剧至花鼓戏、傩戏,安徽名人馆重点展出了90余组120位安徽籍或与安徽颇有渊源的历史名人,是目前国内面积最大、集聚名人最多的名人专题类博物馆。
在讲解员的详细介绍下,好人们更立体地了解安徽、认识安徽。当日该馆正迎来大批学生研学,在乘坐电梯时,一队小学生看到好人们的绶带,主动停下脚步,坚持礼让“好人队”。带队老师现场教学:你们做得很好,知道为什么要先让他们乘坐电梯吗?
“这是我第一次来到安徽名人馆、渡江战役纪念馆。”“蜀山好人”宋梅是蜀山区三里庵街道龙河路社区工作站站长,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这两三年来几乎没有休假,她告诉记者几年前曾带孩子来安徽名人馆,孩子进馆参观,她在外利用电话处理工作。“非常感谢这场活动,不仅学习了安徽的历史,也让我在礼遇中坚定了初心。”
根深植沃土,叶茂纳菁翠。好人数量连续八年位居全省各县区之首,“好人扎堆”,赋予了蜀山经济社会良性循环发展的和谐氛围。为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蜀山区文明办与安徽商报联合推出,学身边榜样聚蜀山力量——蜀山身边好人及道德模范巡展巡讲系列主题活动。
百万雄师
我身边的老友中就有他们
在渡江战役纪念馆,讲解员的讲解将大家带入“百万雄师过大江”紧张激动与对于先烈的缅怀中,“合肥好人”陈相珍对此有不一样的感受,“‘百万雄师’如今有很多就生活在我们身边,他们低调安静,安享晚年。”
将合肥“淠河路上英雄多”带进市民视野的陈相珍1974年12月参军入伍,2005年1月光荣退休,享受副师级待遇,安置在合肥市军休三所休养。退休后,他志愿担任“红色口述史”宣讲员,挖掘收集淠河西路东段的革命史,他收集发现,850米的淠河路有1500多户“光荣之家”,有500多人被授予“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有300多人获全国各类荣誉称号。
陈相珍介绍,这段路上的军休三所、四所700多名休干中,扛过枪、打过仗、立过功的就有100余名。“不少人当年参加了渡江战役,老战士王新今年90岁了,渡江战役中他在保障通讯时,头部负伤,至今饱受头疼、失眠的痛苦。”
自2013年以来,为抢救淠河西路东段的红色资源,陈相珍一刻也没有停歇,查资料、看档案、走访考证。他收集的资料包括照片、手稿、档案和勋章等,每一件都用牛皮纸袋子整齐地包裹着,放在红檀木的箱子里。
历史浩瀚尽职尽责尽心做最好自己
“不觉得累,每次宣讲我都觉得充满了力量。”目前陈相珍每周都要受邀宣讲,省内省外、高校社区。2021年2月陈相珍被评为“合肥好人”,2022年被中央宣传部评为“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
“我与安徽名人馆、渡江战役纪念馆有过数次‘参访之缘’,今天以‘合肥好人’身份参观,更加深刻理解安徽底蕴深厚、人杰地灵和我党我军的光荣历史和精神内涵。”陈相珍表示,一张张珍贵的历史图片,一件件宝贵的陈列物品,令他深受感染。
陈相珍说,作为一名基层理论宣讲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淠河路英雄的故事是他的责任和使命,“我会一如既往投身理论宣讲事业,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深悟透讲实,带动更多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3月24日,恰逢安徽博物院“璀璨星光——凌家滩文化展”延展,该展不仅促成了收藏在故宫博物院的27件凌家滩文物“回乡”团聚,并借展了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的精品文物,与凌家滩文化进行了史前三大玉文化类比展示。
“这三个场馆的参观安排,非常有意义。”“合肥好人”孟霞是蜀山区三里庵街道竹荫里社区党委书记,在基层的17年来,始终把居民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先后创立了“七彩服务帮万家”品牌,“1367”工作机制,通过为居民打造睦邻中心、开展三色服务、整合各类资源,提高精细化服务水平。
“这条绶带在身上沉甸甸的,既自豪又有使命感。”孟霞告诉记者,当日参观时她深受触动,在浩瀚历史长河中,无数的先贤先烈前赴后继,创造出了这样的锦绣河山,“我们应该做好当下,尽责尽职,尽自己的能力努力做到最好。”
荣光聚合
身边的榜样更有激发力量
“80后”的“蜀山好人”张军从事公益事业已24年,原本学医的他在接触病人中,发现污染对环境及人体健康带来的严重威胁,决定“要做些什么来改善当地的环境状况”,于是发起成立环保公益组织,致力改善合肥水环境。
见贤思齐,保护环境,关爱他人。“这三个馆不是第一次来,但第一次以‘好人’的身份来,多了一份责任感,我觉得这是一场庄重的活动。”张军说,如今的美好生活是来自于无数人的智慧、奋斗与奉献,他会和志同道合的伙伴们继续为环境保护作出努力,“为绿水青山出一份力。”
凡人善举,榜样就在我的身边,他们是平凡人,但他们多年如一日地发挥光与热。做好人有底气,社会才有正气。为催人奋进向善,从2015年起,“好人节”成为蜀山区固有节日。截至目前,该区有1名“全国道德模范”、42名“中国好人”、10名“安徽省道德模范”、43名“安徽好人”、23名“合肥市道德模范”、97名“合肥好人”、46名“蜀山区道德模范”、420名(组)“蜀山好人”,连续八年位居全省各县区之首。
一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精神的支撑。“我们将开展多种活动,以多种形式来礼遇好人。”蜀山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激励更多人学好人、敬好人、当好人,不断擦亮“蜀山榜样”的品牌,让崇德向善成为蜀山的一种品格、一种风尚,成为蜀山不断发展的精神基石,在新的道德之路上书写新的荣光。
胡云峰 曹文艳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汪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