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蓬青松,日日夜夜吟唱着英雄的赞歌;派河水流,年年月月诉说着先烈的功绩。延乔路上,当代青年更是把英烈的事迹广为传颂。
4月2日,肥西县清明祭英烈活动在桃花镇延乔路开展,本次活动以“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为主题,在这个缅怀与铭记的日子里,向英烈们献上一份祭奠。
活动现场,肥西各界用多种形式表达了对英烈的哀思和敬意。
优美的古筝和悠扬的小提琴奏响了《我爱你中国》,诉说着一代代共产党人对真理的追寻和对伟大祖国炽热的爱恋。
少先队员献词《致敬英烈》,新时代少年,童心向党,更要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
“教育我儿,继承我志。代我收尸,勿告我母。”情景朗诵《烈士的告白》,让现场观众聆听了先烈们在那个黑暗年代发出振聋发聩、气壮山河的呐喊。
本次活动中,安徽师范大学“为烈士画像”公益团队和肥西县延乔路小学学生一起,开展线上线下同步的“大手牵小手,为延乔兄弟画像”公益传播活动。更好地还原人民心目中延乔兄弟的模样,将烈士们的信念传递给学生群体。
“我胸前的红领巾就是用烈士的献血染红的,我一定要把烈士的精神传承下去。”来自上派学区中心校少先队员的单梓晨在演出中说道。
桃花社区居民李厦燕谈起自己的感悟,“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离不开先辈的浴血奋战,缅怀过去,心怀感恩,踏着先人的脚步,一步一步的走向未来,也希望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可以发光发热,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努力创造自己的一片天地。”
“延乔路·励志行”宣讲团老兵宣讲、英雄赞歌、集体合唱《歌唱祖国》……活动现场,肥西广大群众用多种形式表达了对英烈的哀思和敬意。
据悉,延乔路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境内,因纪念党的革命先驱陈延年、陈乔年同志而命名。随着电视剧《觉醒年代》的播出,每遇到重要节日,这里都会成为市民纪念革命先辈的地点。
改造提升后的延乔路分为“三章、一线、两延伸”,分别为北段“复兴圆梦”篇章、中段的“传承之路”篇章、南端繁华公园的“觉醒年代”篇章;一线为以红色之路串联起的延乔路整个街道;两延伸一是由延乔路向繁华大道延伸,寓意这繁华盛世终如他们所愿;二是延乔路往汤口路延伸,通往集贤路方向,寓意传承英烈之志,不忘初心、继往开来。
在繁华大道与延乔路交口,映入眼帘的是庄重肃穆的延乔路纪念广场,鲜红的纪念墙横跨场地,顺地势层层叠加,一眼望去震撼人心。停车场入口门楼造型延续整条道路海派建筑风格,象征党建红色文化的融入。
浮雕呈现了早年泰山路街景,画面内曾经的泰山路路牌与画面外立体的延乔路路牌相互呼应,好似一扇门又穿越了一个时空。浮雕上方纹样同为木棉花与广玉兰穿插忍冬纹,代表着坚强勇敢。
两侧照片墙为市民自发前来延乔路纪念延乔先烈的实景照片,左侧的红色邮筒可以用有声明信片的形式展示市民写给革命先烈的信件。
延乔版画景墙用20幅立体版画,呈现了陈延年与陈乔年两位先烈的生平重点故事;城东湖和延乔路交口的延乔兄弟生平景墙,详细地介绍了延乔兄弟的生平;在延乔路最南端的繁华公园,由一本展开的《新青年》杂志构成的《觉醒》雕塑,激励后人为创造祖国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
盛世繁花景墙与东侧弧形纪念景墙相对,共同簇拥着“延乔路”,面向繁华大道。“延乔路短,集贤路长,他们没能汇合,却都通往了——繁华大道”,这段网络热语让无数人泪目,这句话也被深深刻在景墙之上,代表着今天的人们,特别是青年朋友,把对延乔的敬仰之情深深刻在心中。
安徽商报见习记者 徐宏博 通讯员 艾克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