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商报
2023年05月04日
美丽安徽
第8版:

劳模精神代代传承“产改”激发创新活力

聚焦合燃华润燃气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在合肥,有这样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产业工人队伍,他们劳模精神代代传,创新进取勇登攀。他们就是燃气人。以全国劳动模范徐辉、吴雄飞,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宗洪博、安徽省劳动模范陈标等为代表。

多年来,合肥合燃华润燃气有限公司始终把加强职工队伍建设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坚持“加强职工政治素养、推进职工学习提升、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满足职工精神需求、注重工作机制建设”的工作模式,促进职工队伍建设工作的扎实开展。2022年7月,合燃华润燃气光荣入选全国十大产业百家企业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专项行动企业名单。

总书记回信鼓舞人心劳模班毕业勇毅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的劳模班回信了!”2018年“五一”前夕,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原本安静的校园一下子沸腾起来,令人振奋的消息传遍校园的每一处角落。

总书记在回信中说,“全社会都应该尊敬劳动模范、弘扬劳模精神,让诚实劳动、勤勉工作蔚然成风。”合燃华润燃气的劳模陈标激动地表示,倍感振奋,深受鼓舞。

2019年,陈标参加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举办的成人高等教育劳动模范本科班招生考试,并以优异成绩被录取,安徽仅3人。“在校期间,学校为我们配备了优秀的师资力量,提供了优良的学习环境。”陈标告诉记者,在校期间他连续两年被学校评为优秀学员、优秀学生干部称号。

陈标说,“学习之余,大家积极参与进企业、进社区、劳模大讲堂、大国工匠在身边等活动,讲述劳模故事,传承劳模精神。”经过四年的学习,今年他如愿收到学校发下来的毕业证书。其间,他还自学通过国家统一考试,获得国家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证书,去年又获得了国家无损检测二级资质、班组获得一项专利及标杆班组第二名的好成绩。

“毕业后,我和同事工友们坚守工作岗位,经常趴着、躺着、蹲着完成焊接任务,每年大概500项,这就需要我们继续发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的精神。”陈标说。

“在习总书记给劳模班回信五周年之际,我们不仅要做回信精神的学习与传播者,更要做回信精神的践行者,珍惜荣誉、继续拼搏、再创佳绩,为公司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他也将持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和焊工班一道,以实际行动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劳模精神代代传

青出于蓝胜于蓝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指示精神,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陈标和师傅童乃刚,以及合燃华润燃气的19名劳模一道,来到了合肥劳模工匠馆参观、学习。在这里,这样一群新时代的劳模和工匠们,与合肥市的历代劳模工匠们“相遇”,共同见证光荣与梦想,一起找寻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辉煌。

在合肥劳模工匠馆,徐辉、吴雄飞、陈标,这三名合燃华润燃气的劳模代表,并列展示,三人共同讲述合燃华润燃气发展的历史变迁,以及技术革新。

从合肥劳模工匠馆走出来,他们又前往了“陈标·童乃刚”劳模创新工作室。作为“合燃第一焊”童乃刚的弟子,陈标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传承和创新的道路上,他与师傅一道协同并进,不断完成一个又一个发明创造,取得一个又一个专利创新。

“师傅明年退休,我将继续发扬师傅的创新精神。”陈标说。如今他也成为了师傅,带了徒弟,徒弟中也产生了新的劳模和工匠。

“培养一两个劳模不是我们的根本目的,打造一支具有劳模品质、工匠精神的职工队伍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合燃华润燃气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张曙和介绍说。企业注重发挥劳模的示范引领作用,为每一位劳模安排了传承人,以老带新,传授工作技能,传承劳模品质,传承工匠精神,促进新劳模的逐步成长,形成劳模先进梯队。

始建于1982年的合燃华润燃气,40多年来经历了从人工煤气、液化石油气到天然气的发展变革。合燃华润燃气以班组、项目为单位,大力实施“青蓝工程”,通过签约带徒、岗位练兵等举措,打造“徐辉·吴雄飞”“陈标·童乃刚”两个劳模创新工作室,以及“徐辉假日服务小分队”“吴雄飞爱心班”“刘慧小课堂”等志愿服务品牌。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合燃华润燃气形成了“多渠道选树,梯队式培养,常态化宣传,全方位提高”的劳模管理工作模式,为劳模管理工作长期、深入地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先后涌现出了24位合肥市五一劳动奖章以上的先进人物。

燃气学院全国同行关注

职工培训“24小时在线”

今年4月13~14日,由合燃华润燃气承办的中国城市燃气协会第四届“燃气杯”优秀培训师展演活动在合肥成功举办。此次活动全面展示了全国燃气行业的培训师授课水平,激发燃气职工爱岗敬业、钻研业务的热情,有效提高行业职业技能培训水平,为全行业技能提升夯实基础。其间,参加展演人员分批次赴合燃华润燃气学院参观交流,这个学院成为全国同行关注的焦点。

记者了解到,合燃华润燃气针对产业职工培训设置了专门机构——燃气学院。于2019年投入2000多万元将一栋旧厂房改造为教学楼,建成了燃气调压工、维修安检工、户内安装工、燃气巡线工、管道焊接工、受限空间作业和燃气场站工实训室,现已成为华东地区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功能最完善的燃气专业实操训练场地。

值得一说的是,燃气学院每年充分运用劳模或技术能手等先进典型人物的宝贵实践经验,通过劳模讲堂等方式对职工采取横向分层、纵向分类的内部培训,不断提高职工的整体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

此外,合燃华润燃气还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加强产业工人的培养、提升。一方面,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加强员工技能培训;另一方面,通过直播课程,让燃气学院的职工培训实现了“24小时在线”。此外,合燃华润燃气正在建设产业工人队伍基础数据库,全面采集信息,及时准确掌握产业工人队伍分布变化、技术技能水平等,为进一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深化改革有制度

关爱工人有温度

“我们必须要建设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职工队伍。”合燃华润燃气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斌表示,企业着力建设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坚持“加强职工政治素养、推进职工学习提升、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满足职工精神需求、注重工作机制建设”的工作模式,在助力合燃发展大局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用党的理论锤炼职工,用企业文化凝聚职工。合燃华润燃气党委、工会把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摆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突出位置,将坚持党的领导作为国有企业的根,将思想和信念作为产业工人的魂。

与此同时,合燃华润燃气狠抓责任落实,坚持在维护工人权益上持续担当。据介绍,企业坚持集体协商工作,坚持每年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完善了职工工资决策方式,建立了职工工资增长长效机制。

在落实职工合法权益方面,合燃华润燃气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全面实行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并按照劳动保护工作的需要,为职工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保护设施和用品,每年组织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定期开展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工作。此外,工会牵头,每年组织200名职工进行为期5天的疗休养活动。

企业只有关爱职工,职工才能更加热爱企业。合燃华润燃气以行政拨款为主、职工个人捐款为辅,在合肥市率先建立职工互助基金,形成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的长效机制。此外,企业领导班子成员与困难职工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至今已坚持15年,给他们送去了党委、行政的问候和慰问。

入选全国“产改”名单

全国燃气行业仅有两家

2022年7月,合燃华润燃气光荣入选全国十大产业百家企业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专项行动企业名单,并参加全国专项行动启动仪式。此次评选是由全国总工会组织,合燃华润燃气与北京燃气作为全国仅有的两家燃气企业成功入选。

“我们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部署要求,结合产业和企业实际,持续创新工作举措,着力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细化完善制度建设、持续提升队伍素质、切实维护职工权益,不断提高广大职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打造了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职工队伍,充分发挥产业工人主力军作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王斌表示。

通过多年的辛勤耕耘,合燃华润燃气建立了一支作风优良、素质过硬、能打硬仗、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职工队伍,为合肥市燃气事业的快速发展注入了蓬勃的生机和活力。未来,合燃华润燃气将持续改进产业工人创新创业的激励机制,探索产业工人发挥骨干作用的载体方式,着力造就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队伍,让更多的劳模、工匠不断涌现,发挥领军作用。

通讯员 余洋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武鹏 文/摄

安徽商报社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镜像  
2023-05-04 聚焦合燃华润燃气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2 2 安徽商报 c971725.html 1 劳模精神代代传承“产改”激发创新活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