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商报
2023年07月13日
美丽安徽
第3版:

主导和参与制定产业“国标”209项

合肥市发布2022年标准化发展状况白皮书

近日,合肥市印发《合肥市2022年标准化发展状况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全面阐述2022年合肥市标准化工作总体概况和发展成果,体现标准化工作在助推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的基础性和引领性作用。

《白皮书》显示,2022年全市标准化工作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工作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深入推进标准化改革,充分发挥“标准化+”效应,为合肥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打造科创名城、产业名城、巢湖名城、活力之城、幸福之城,全面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提供更加有力支撑。

打造科创名城、产业名城、巢湖名城

2022年,合肥市在量子研究、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大数据、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新材料、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等领域,持续推进技术研发、标准研制与产业推广,主导和参与制定国家标准44项、行业标准3项、地方标准9项。通用机械装备、动力电池、环境保护技术与装备等3个省技术标准创新基地项目获批筹建,安徽省云计算、蔚来汽车、智能家电、聚氨酯复合材料等4个省标准化创新中心项目获批创建,技术标准创新能力更加夯实。

农业方面,2022年,合肥市主导和参与制定农业领域国家标准10项、行业标准4项、地方标准74项、团体标准10项。工业方面,2022年,全市主导和参与制定工业领域国家标准137项、行业标准47项、地方标准11项、团体标准180项。服务业方面,2022年,全市主导和参与制定服务业领域国家标准62项、行业标准16项、地方标准203项、团体标准14项,为提高服务业发展质量、促进服务消费升级、扩大服务业改革开放提供重要支撑。

2022年,合肥市全面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生产绿色消费标准化建设,围绕资源综合利用、节能监测控制、污染排放治理、再生资源回收、绿色制造、绿色建造、可降解材料等领域,主导和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0项、行业标准9项、省地方标准42项、团体标准50项,为实施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提升工程、研究建立巢湖水环境监测体系和提升绿色生产绿色消费发展水平提供有效标准供给。

打造活力之城、幸福之城

2022年,合肥市围绕检验检测、高标准市场体系、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产品服务质量标准、审查评定、认证认可等领域,主导和参与制定国家标准23项、行业标准5项、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标准2项、省地方标准14项、团体标准15项,为政府部门推进政策落实、提升市场监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以及引导全市企业开展标准输出、品牌营销和增进对外贸易标准衔接、互通互认等方面,提供智力支持和营造有利环境。

2022年,合肥市主导和参与制定乡村振兴领域国家标准5项、地方标准6项;主导和参与制定新型城镇化领域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5项、地方标准26项、团体标准11项;主导和参与制定政务管理领域地方标准13项、团体标准1项;主导和参与制定社会治理领域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2项、17项地方标准、团体标准7项;主导和参与制定公共安全领域国家标准28项、行业标准4项,地方标准33项、团体标准11项;主导和参与制定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市地方标准35项、团体标准3项。

此外《白皮书》还以标准化典型案例的形式反映全市人居环境标准化试点创建、大科学装置科技成果与标准化互动发展、智能制造领域专利标准化、标准化助力轨道交通和公共资源交易高质量发展的做法和成效,展示了近年来合肥市标准化工作在引领乡村振兴、支撑重点产业发展和提升城市治理效能等方面的成效。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晓然

安徽商报社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镜像  
2023-07-13 合肥市发布2022年标准化发展状况白皮书 2 2 安徽商报 c983457.html 1 主导和参与制定产业“国标”209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