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商报
2023年10月31日
美丽安徽
第4版:

“无微不治”微项目践行服务不打烊

合肥市包河区骆岗街道“无微不治”微公益创投项目自7月份立项以来,各申报主体围绕项目书内容严格执行实施项目。为保障微公益创投项目规范化、专业化、持续性健康发展,展示微项目实施3个月以来的成效,促进各项目间的交流学习,10月24日,骆岗街道首届“无微不治”微公益项目中期评估会在包河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骆岗街道社区建设部部长刘军、妇联副主席程业英、12个居村分管领导、实创公益发展中心副主任周晨旭、督导王敬敬以及各微项目负责人等50余人参加。

项目展示显成效

汇报现场,12个居村共13个项目进行展示,各项目负责人从项目概述、项目目标、项目实施、项目成效等四个方面进行汇报,向大家展示了一个个符合居民需求、解决社区问题的项目。社区治理类“星火聚力 红心为民”项目,通过开展党员巡逻等服务,充分发挥“红色小管家”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提升小管家队伍的专业性,扎实推动“四事四权”工作法在包河苑社区落地,目前已解决社区难题43件;志愿服务类“送温暖 伴老行”、“心系银龄”、“爱心助老”等项目,通过定期上门探望慰问,提供家政、义诊、义剪等服务,为辖区特殊群体及困难家庭提供更有力、更有温度、更精准的关怀。

志愿服务广覆盖

骆岗街道在发展社区服务和志愿服务的道路上,始终坚持创新,以群众需求为根本,致力于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各类亲子、体育、线上线下阅读、家风分享等活动比比皆是,让社区居民们真正从志愿活动中有获得感。评估会上,各评委对骆岗街道30个微项目进行打分。截至9月底,骆岗街道各居村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50余场,媒体报道45篇,服务人次16000余人次,发掘志愿者82人,致力于志愿服务项目遍地开花,把社区打造成出入相友、守望相助、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社区生活共同体。

社区治理有方法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支点,实现社区有效治理有利于促进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自微项目实施以来,“骆地有声”、“同绘盛景 共治融城”、“美丹安馨家”等社区治理类微公益项目陆续开展。主要活动有主题宣讲、社区巡逻以及文明养犬、居家安全、小区环境治理等,从细微处着眼社区治理发展,夯实根基,提高社区治理效能,不断增强居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积极孵化社区社会组织9支,志愿服务队3支,制定队伍管理制度,定期开展主题培训专业赋能,提升队伍成员服务居民的水平和治理能力。

专业赋能提质量

针对微项目中期评估资料中存在的资料归类、文档格式等问题,骆岗街道社区治理学院开展能量加油——档案资料管理培训。实创公益社工沈蓉蓉就档案管理的目标、方法、成效等方面对各项目负责人进行了系统地培训,旨在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能,使项目档案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同时完善项目信息,有效地呈现工作成果,便于在末期评估和后期工作中使用。“这次培训实操性比较强,也很实用,收获很大。”情暖夕阳项目负责人说。

评估会的最后,几位评委对各微项目进行点评,刘部长对微公益项目的实施以及12个居村在实施过程中的参与进行了肯定,同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项目目标的明确性,要紧紧围绕居民群众的实际需求,解决实际问题,始终明确服务目标;二是各居村要做好把关,注重服务质量,让项目严格按照实施规范有序推进;三是服务过程中要注重品牌凝练,扩大项目宣传,孵化社区社会组织;四是项目赋能专业化,社工站的社工要发挥专业优势,做好项目的督导和培训,支持项目实施的完整性和延续性,促进骆岗街道志愿服务共建共享,做到真正的“无微不治”。

下一步,骆岗街道将继续挖掘整合更多资源,激发和撬动各类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丰富微公益创投项目,促进街道志愿服务共建共享,做到“无微不治”,实现为民服务不打烊。胡荣燕 汪雪年

安徽商报社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镜像  
2023-10-31 2 2 安徽商报 c1000534.html 1 “无微不治”微项目践行服务不打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