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商报
2023年11月02日
美丽安徽
第7版:

【新闻附件】

盘点合肥大建设近年来的“国内首次”

除了国内首座非对称变宽挂篮施工转体梁完成“空中转体”,合肥大建设近年来也交出了多份“国内首次”“国内罕见”的成绩单。

今年10月27日,合肥市地铁8号线一期灵璧路站至耀远路站区间右线盾构区间贯通。比较值得一提的是,这条看似平平无奇的盾构区间,却是我省首个贯通的叠落区间隧道,其长度在国内也属罕见。据介绍,8号线灵璧路站至耀远路站区间右线全长约2000米,沿阜阳北路高架桥南北敷设,掘进期间陆续穿越铁路、高铁桥桩、诸多构建筑物等高风险源。为了顺利通过高架桥与铁路股道群,设计单位跳出常规的左、右平行设计的双线盾构隧道思路,将该部分区间隧道改为上下叠落设计,就像“叠罗汉”一样——区间左线隧道在上,右线隧道在下(右线隧道底部距离地面约45米)。

今年初,合肥市地铁1号线北段最复杂的盾构工程正式启动施工。据悉,这也是国内首次在无预留条件情况下,盾构机近距离正下方穿越铁路站房结构物。据介绍,1号线北段工程是该线路的三期工程,起于张洼站,止于合肥火车站,并与运营中的1号线一二期工程相接。该工程设张洼站、兴华苑站、瑶海公园等3座车站,正线及出入段线铺轨全长约12公里,全部为地下线。目前,合肥地铁1号线北段已投入运营。

2022年国庆,合肥市畅通二环收官之作——西二环快速化改造工程主线高架通车。在畅通二环北二环西段建设中,合肥市建设部门首次在上下匝道处采用S型曲线创新设计。“这也是国内高架桥首次进行的创新运用。”据合肥市重点局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保证地面道路双向六车道的宽敞空间下,加宽段减小桥梁面积约16%,不但节省了成本,也方便了市民出行。北二环与轨道交通1号线,3号线交叉及并行,为了保证轨道结构安全,创新在轨道区间结构上方架设高架桥桥台结构、引道道路结构,并形成两项实用新型专利。另外,合肥市建设部门还创新应用立体化海绵设计和高架桥面初期雨水融合技术,在高架桥下的中央绿化带内设置雨水调蓄池,这也是国内首次创新和技术实现。据悉,桥面雨水经雨落管收集后,排至硅砂蓄水池,水蓄满后溢流排入市政雨水管。蓄水池中的雨水经过滤、净化后用于绿化浇灌及道路浇洒。

合重宣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姜志远 文/摄

安徽商报社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镜像  
2023-11-02 【新闻附件】 2 2 安徽商报 c1001256.html 1 盘点合肥大建设近年来的“国内首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