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每日电讯4月18日4版整版报道 春天,一切生机勃勃。我们在一组组振奋人心的经济数据中,一个个潜力无限的应用场景中,“预”见未来产业新赛道上充满活力和希望的澎湃动能……
从2300万飞行小时“预见”低空经济:据中国民用航空局3月29日发布的数据,2023年民用无人机累计飞行2311万小时,同比增长11.8%。上下游企业集聚是安徽低空经济发展的特色之一。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厅长聂爱国介绍,经过两年多的试点,2023年,安徽低空经济规模突破400亿元,集聚企业300余家,以合肥、芜湖为双核,安庆、六安、宣城等多点支撑的产业格局初步形成。
从810万标准机架“预见”算力产业:3月29日,国家数据局发布数据,截至2023年底,全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810万标准机架,算力总规模达到230EFLOPS(EFLOPS指每秒进行1018次浮点运算)。截至2023年底,安徽已经建成并运营的数据中心超过100个,总机架超过10万个,形成合肥、芜湖、宿州等三大智算中心城市。
从26次火箭发射“预见”商业航天:春日江南,花红似火,草绿如苔。在位于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的安徽星河动力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内,水平放置着一枚50米长的运载火箭,这是该公司已总装下线的智神星一号液体可重复使用火箭,其低轨运载能力达8吨,未来可实现重复使用30次。据《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3年)》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实施67次发射任务,其中有26次商业发射。
从150亿美元投资“预见”量子产业:4月1日,安徽省合肥市科大国盾量子科技园内,科研人员正在加紧调试即将发布的新一代千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操控系统,其集成度比上一代产品提升约10倍。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量子信息投资规模达到386亿美元,其中中国投资总额达15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