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武鹏 文/摄) 记者随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市县人大行”集中采访调研活动在滁州市了解到,滁州市人大持续打好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组合拳”,近万名人大代表投身优化营商环境“主战场”。
“今年1到8月份,我们的生产经营逆势上扬,实现产值约81亿元,税收2.28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6%和16%。”安徽天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毛文章介绍。这家坐落在天长市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近日被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评定为2024年安徽省智能工厂。作为一家有着50年历史的老企业,目前正在稳步进行产线智能化改造,预计明年6月将全部完成。毛文章作为滁州市人大代表,在今年滁州市两会上,他建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政策上给予引导,在技术上给予帮助,在资金上进行扶持,推动企业智能制造。“就毛文章代表提出的建议,我们今年又对相关政策进行了提档升级,由财政、工信部门配套设立了2500万元的新型工业化引导资金、补充了20条政策支持方式,天长市本级落实工业政策资金预算总盘已达到1亿元。”天长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天长市共办理滁州市人大代表建议31件,天长市人大代表建议104件,其中营商环境相关建议11件,已全部办理完结,做到了办结率、满意率双100%,有效助力营商环境迭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