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商报
2024年10月10日
美丽安徽
第8版:

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

两科学家因人工智能研究获殊荣

在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交响乐章中,人工智能领域的成就奏响了新篇章。北京时间10月8日,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美国科学家约翰·霍普菲尔德与英国裔加拿大科学家杰弗里·辛顿因“在人工神经网络机器学习方面的基础性发现和发明”获此殊荣。

为人工智能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两位获奖者,使用物理学工具,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他们让人工智能学会“智能”,能够模拟人类的记忆和学习过程。

最近两年经常被谈论的人工智能,其背后是研究者几十年探索的结果,从20世纪80年代起,辛顿和霍普菲尔德就已各自开始在相关领域深耕。

作为“神经网络之父”和“深度学习之父”,辛顿1947年出生于英国伦敦,1978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博士学位,如今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他是使用神经网络进行机器学习的先驱,教会了人工智能如何自动查找数据中的属性,从而执行识别图片中特定元素等任务。2018年,他还获得了图灵奖这一计算机领域的最高荣誉。

而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约翰·霍普菲尔德,则是创建了一种名为“霍普菲尔德网络”的联想存储器,可以存储和重建图像以及数据中的其他类型模式。他曾获得2022年的玻尔兹曼奖。

以“霍普菲尔德网络”为基础,辛顿使用统计物理学的方法,构建了玻尔兹曼机。这一成果让机器学习领域出现了“爆炸性发展”。

辛顿和霍普菲尔德的这些研究,都是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做出来了。几十年过去,他们的研究不断获得认可。正如诺贝尔物理学委员会主席艾伦·穆恩斯所评价的那样,他们的工作“已经带来了最大的效益”。

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在诺贝尔奖历史上,诺贝尔物理学奖是华人获奖最多的领域,共有6位华人科学家获奖。

1956年,31岁的美籍华人李政道和35岁的杨振宁提出“李-杨假说”,并于1957年同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76年,美籍华人科学家丁肇中因发现J粒子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97年,美籍华人朱棣文因“发明了用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的方法”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98年,美籍华人崔琦因解释了电子量子流体这一特殊现象,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2009年,英国华人科学家高锟因在“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作出突破性成就,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综合中国青年报、澎湃新闻等报道

安徽商报社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镜像  
2024-10-10 两科学家因人工智能研究获殊荣 2 2 安徽商报 c1054373.html 1 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