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商报
2025年06月12日
美丽安徽
第6版:

洋学生打卡中医养生集市

本报讯(安徽商报 元新闻记者 汪漪 通讯员 江小宜 常想想 郭伟) “太神奇了,把脉后,我没有秘密了。”6月11日上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省针灸医院)开展“共庆四十载·2025年冬病夏治养生文化节暨知名专家义诊”活动。活动现场,该院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吸引了合肥工业大学的18名留学生与市民朋友们一起“打卡”中医养生集市,并体验三伏贴。

冬病夏治三伏贴是夏季养阳的重要手段,主要通过穴位敷贴的方法,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体表经络中气血旺盛的有利时机进行敷贴,可以补助阳气,提升正气,以提升抗病能力。

“感觉有点热,很舒服,第一次尝试,是很新奇的体验!”来自合肥工业大学孟加拉国的留学生Hossain现场尝试了三伏贴,并分享了首次体验的新奇感受。

来自土耳其的留学生若清现场接受了医生的把脉,“医生说我吃得太少,脾胃不好,我确实吃得少,中医好神奇,我没有秘密了。”辨证论治后,医生为若清进行了针灸治疗,“一点不疼,针灸后很舒服。”

“三伏贴并非‘万能贴’,有特定的适宜人群。主要是阳气不足、肺气虚弱、虚寒疾病和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类疾病。比如反复的上呼吸道感染、慢阻肺、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荨麻疹,以及部分男科和妇科疾病、体弱易感冒的成人、儿童等。”该院安徽省国医名师、名医堂主任医师蔡圣朝提醒,“发热、严重过敏、孕妇、婴儿、严重心肺功能不全等重症疾病者、活动性肺结核咳血患者,以及疮、疖、痈等皮肤破损者不宜贴敷。一定要在正规医院找医生辨证论治后再进行敷贴。”

蔡圣朝介绍,三伏贴是一种发泡灸,敷贴后局部皮肤会出现灼热感、发红。如皮肤出现水泡,不要抓挠,小水泡可自行吸收,大水泡需要及时就医。

近年来,安徽省持续开展穴位敷贴的技术备案及操作规范。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受安徽省针灸学会委托,连续承办全省穴位敷贴适宜技术推广培训班。该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李飞介绍:“‘穴位敷贴’是中医外治法的精髓代表,其推广对缓解基层看病难、降低医疗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该院今年三伏贴的集中敷贴的时间为6月21日(夏至)、7月7日(小暑)、7月20日(头伏)、7月30日(中伏)、8月9日(末伏),可于集中敷贴时间前后的1~3天内进行治疗。

安徽商报社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镜像  
2025-06-12 2 2 安徽商报 c1090452.html 1 洋学生打卡中医养生集市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