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安徽商报 元新闻记者 姜志远)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窨井盖,关乎老百姓“脚底下的安全”。7月16日,安徽商报、元新闻记者从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获悉,我省将创新窨井盖安全管理模式,将窨井盖安全管理纳入省级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二期)建设,实现对窨井盖安全状况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为加强窨井盖安全管理,强化城市运行安全保障,有效防范事故发生,省住建厅近年来会同多部门积极建立协同建设管理工作机制,加强窨井盖的排查体检和维护管理。主要包括:鼓励生产企业引入模块化模具、数控加工中心等智能化设备;对于工作发现、群众举报、行刑衔接等渠道中获取的伪劣窨井盖、偷盗窨井盖违法犯罪线索,组织属地公安机关巡线深挖,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对存在破损、下沉、松动等情形的及时维修加固,加强公路窨井盖的管理维护;建立窨井盖底数档案,完善定期巡查机制,对自行发现或群众通过数字城管、12345热线、客服热线等渠道反映的窨井盖沉降、缺失、损坏而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建立及时响应和24小时内修复制度,提高安全事故防范能力。
针对部分省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强窨井盖质量管理的建议”,省住建厅表示,将持续推进窨井盖隐患治理,规范工程建设施工,创新窨井盖安全管理模式,守护老百姓的“脚下安全”。据悉,我省各地将持续开展窨井盖治理专项行动,按照“谁所有、谁负责”的原则,开展全覆盖、无死角的安全隐患排查。针对废弃、破损、下沉、松动、缺失等情形的窨井盖以及低洼、易涝等地区的窨井,分类编制隐患整治清单、隐患销号清单等,确保窨井盖隐患整改责任、措施、时限的全面落实。
按照相关要求,井盖施工安装应选用符合国家或地方产品标准的井盖产品;地下管线建设项目施工时,应结合窨井盖设计使用年限要求和周边环境条件,科学合理选择窨井盖产品,严格按照有关技术标准进行安装。同时加强窨井盖施工验收管理,窨井盖验收不合格的,主体工程不得交付使用。与此同时,我省将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和新技术应用,创新窨井盖安全管理模式,将窨井盖安全管理纳入省级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二期)建设,实现对窨井盖安全状况的实时监测和预警,利用科技赋能,提高智能监管水平。
另外,我省还将鼓励群众举报故意损毁、偷盗窨井盖等违法犯罪行为,并对涉窨井盖违法犯罪行为及时移送有关部门依法严惩。对产权单位、管理单位等责任单位管养维护不到位、巡查维修不落实以及主管部门监管不力的加大曝光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