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进农旅多产融合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十四五”以来,岗集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开创新局,一个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乡村正在岗集这块土地上竞相绽放。
推进产业融合壮大村集体经济
在岗集镇四十埠社区合肥信从园林科技有限公司苗木基地内,公司负责人王昌军告诉记者,该基地主要种植乔木类及花灌木类苗木,占地2800余亩。目前苗木种植基地能解决30多名当地群众就业,同时基地通过线上线下平台,将苗木销往南京等周边地区,年产能1000万元左右。
这是岗集镇推进农旅多产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基础,为此近年来岗集镇高度重视产业高质量发展,特色产业不断涌现,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为乡村振兴发展增添新活力。
每到夏季,牛寨农耕文化园里的蓝莓采摘会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打卡,依托农业产业,该园不断延伸乡村旅游产业链,大力发展农耕体验等新模式,因地制宜赋能“休闲农业”,推动乡村休闲旅游与农业产业交叉融合、互促互融。目前牛寨农耕文化园集中当地土地资源流转土地,发展规模种植,吸纳超过百人再次务工就业,每月人均增收3000多元。
过去五年,岗集镇加快推动特色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推进产业融合,种植风景苗木5万亩、薄壳山核桃4.5万亩,其他经营2万亩。推动土地流转11万亩,帮助群众年增收6500万元。
此外岗集镇大力实施农村集体经济振兴计划,多措并举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动80%村居迈入经济强村行列。截至2021年11月底,全镇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总收入已达1700万元;18个村(社区)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均达到20万元以上,其中50万元以上经济强村16个,突破100万元大关经济强村5个。
三能驱动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振兴乡村离不开人才的支撑,近年来岗集镇紧扣乡村振兴人才发展规律,以需为向、靶向发力,实施聚能、提能、强能三大工程,多措并举激活人才发展动力,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坚持“就地取才”与“引进外才”相结合,打造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农村人才结构性队伍。定向聚才,本土人才底更清。全面摸底调查,完善“乡土人才”库,盘活本土人才资源。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结合农村“优秀人才回引”计划张榜招贤,引进村“两委”储备干部25名,乡村振兴带头人2名,有效构建乡村振兴人才“第一梯队”。
从学历提升、技能培训、学习交流三个方面,岗集镇持续为人才队伍充电蓄能,大力实施村干部学历提升计划。
目前,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 69.5%,比换届前提高23.3%。技能培训注能量,建立个性化培育机制。举办林果产业发展、水产养殖、农旅融合发展等专题培训班20期,累计参训人员1200余人。
改善基础设施全面振兴乡村
去年岗集镇强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拆破拆旧13万平方米、清理垃圾16万吨。改善基础设施,累计投资9000万元建成农村公路畅通工程96公里。培育出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和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民生活走向富裕。
未来岗集镇还将建美乡村,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乡村公路网,完善城乡水、电、气、热、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网络通信等基础功能,全面增强发展承载力。
加大投入提升乡村医疗、教育、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人才培训和引进,培养一批乡村振兴带头人。
全面振兴乡村,让一个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乡村在岗集竞相绽放。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李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