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商报
2022年05月31日
美丽安徽
第04版:

梁晨:把每一个平凡工作做到极致

11年前,走出北京大学,梁晨意气风发,他的下一站是六国化工。从一名懵懂无知的大学生,成长为企业的核心管理人员。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梁晨用奋斗书写着青春的色彩,在人生的不同赛道闪着光。

从北大毕业走向江南小城

2011年,即将从北京大学能源与资源工程专业毕业的梁晨,在校园里看到了铜化集团的招聘信息。此时,他面临着人生第一次重大抉择,是去北上广等一线城市,还是去铜陵这座江南小城。最终,他选择加入六国化工。

六国化工是一家以生产高浓度磷复肥为主营业务的地方国企,入职后,梁晨选择到一线车间,从最基层的操作工人做起,“我第一份正式岗位是车间技术员,每日与各种反应釜和工艺参数为伴,开始学习着如何从一名学生转变为一个合格的化工工程师。”

读大学时,梁晨并非没有幻想过未来的工作是衣着光鲜地坐在办公室中,但现实却是,他必须要在车间和三班倒的工作中寻求工作价值,但有韧性的他并不觉得辛苦。仅用半年的时间,梁晨便掌握了公司两个主要生产车间磷铵、磷酸车间的岗位操作流程。在担任磷酸车间工艺技术员期间,他积极参与车间技术创新,对车间基础操作流程进行改进研究,并参与车间生产流程的全面升级改造。在任磷铵三车间主任期间,他大胆进行技术改造,改进车间工艺流程,优化原材料供应,顺利实现磷铵三车间产量、质量双重突破。车间年产量由之前的不足12万吨增长到2016年的17万吨,创历史新高,产品质量也进一步得到了稳定,产品销量和售价屡创新高。

受委派成为驻村扶贫干部

在车间历练6年后,2017年,业务能力突出、人缘颇好的梁晨当选为集团公司团委副书记,受集团公司委派,赴枞阳县枞阳镇长安村任长安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就此,27岁的梁晨成为了一名驻村扶贫干部,并在扶贫的岗位上坚守了3年。

起初,梁晨对于扶贫将要遇到的困难已经做好了答题的准备,一点也不担心,但是没想到第一道必答题就让他手足失措。“我是江西人,最开始对枞阳方言一点也听不懂,只能干着急。”梁晨说,刚来村子时,走村入户还得带上村干部当翻译。为跨过语言关,他选择把更多时间泡在村民家。两个月后,他终于能和村民们顺畅地沟通。

长安村里有一个贫困户叫何有,与母亲相依为命。因患精神分裂症,他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只能协助母亲在家门口摆个小摊,家里没有稳定经济来源。“他的病需定时定量服用药物,这种药在县医院无法买到,只能到铜陵市去采购,非常不方便。”梁晨了解情况后,主动要求帮他采购药物,在接下来的3年里,梁晨每个月初都会去市里医院跑一趟,再把药交到他母亲手中。

和小何一样,在长安村,因病致贫、因残致贫是发生贫困的主要原因。梁晨组织村干部建起帮扶微信群。此后,贫困户需跑医保报销或办理慢性病卡,只要在群里喊一声,就有村干部上门,为他们提供便利。

在驻村扶贫的3年里,梁晨还谋划了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等3个项目,累计为村争取资金逾百万元,年均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近10万元,村集体经济和贫困户收入稳步提高,帮助长安村原有的89户265名贫困户全部顺利实现脱贫……

由于工作成效显著,2018年,梁晨作为扶贫领域青年代表,当选为团省委委员和我省出席团十八大代表。

11年里,梁晨为企业化工事业奉献青春力量,在脱贫攻坚道路上带领村庄华丽蜕变,如今,他也已升为企业管理层。不过,在梁晨看来,自己只是把每一个平凡的工作做到极致,“习总书记说了,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我希望在自己的每个岗位都能发光发热。”说这话时,出生于1990年的梁晨有着超乎年龄的担当与决心。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晓然 通讯员 陈燕飞

安徽商报社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镜像  
2022-05-31 2 2 安徽商报 c907885.html 1 梁晨:把每一个平凡工作做到极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