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商报
2022年06月07日
美丽安徽
第05版:

80℃下绝缘手套“泡”在汗水里

95后“电力人”扎根一线 5年从学徒成长为检修负责人

80℃高温的励磁小室里,今年27岁的安徽淮南平圩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工作负责人陶训正在更换碳刷。“滴滴答答”,厚厚的绝缘手套轻轻一拧,汗水滴落在地上。

80℃高温下的“汗水”

2017年,大学毕业后的陶训来到安徽省淮南市平圩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从一线学徒,到多轮次检修改造负责人,从国家电投首届安全技能竞赛的获奖选手、再到公司安健环体系建设专项小组成员。近5年的时间,他边学边用,提升锤炼自身技术,将安全技术融入到电气电机专业领域。

5年间他先后完成了40余台次高低压电机及发电机检修工作,发现并成功处理30余次设备缺陷,保证了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为公司保供保电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疫情防控期间,为确保机组检修运维工作正常开展,他带领着团员青年们,连续驻厂奋战50多天,确保疫情防控安全生产两不误。

“太热了,大家还是采取轮流作业。”2019年7月的一次#3发电机励磁碳刷更换的作业现场,时值盛夏,室外温度已达到40℃,励磁小室更是达到80℃左右。每次作业完,脱掉厚厚的绝缘手套都能轻易拧出汗水,这便是陶训无数次更换碳刷的一个缩影。

更换碳刷不仅是一个体力活,更是一个精细活。由于滑环轻微变形造成磨损过快,随时都面临跳机的风险,陶训制定了碳刷检查更换临时措施,监视碳刷磨损情况,将磨到限位的碳刷进行更换。每次工作组的其他同事提出把他换下来,让他休息调整一下,都遭到了陶训的拒绝。“更换碳刷一旦中途换人或中止,前面工作需从头开始,又会再度增加高温下的作业时间,我觉得我能行。”

梳理数据库5000多条风险

2021年,陶训被借调到公司安环部负责公司安健环体系建设工作中的作业风险评估工作。由于对评估方法理解存在偏差,部分部门第一次提交的数据库质量并不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加班加点梳理数据库中的问题。

他说,当时整个公司的作业风险数据库有5000多条风险,共计6万字左右,梳理工作十分繁重,那段时间他经常因为盯在电脑前时间久了,出现眼花眼涩的情况。

但陶训还是在最短时间内高效地完成了任务,带着梳理出的问题多次深入相关部门沟通交流。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陶训负责的作业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要素顺利通过了集团公司专家的评估,助力公司成为集团首个安健环体系标杆单位。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向更高处登攀,向更远方前行,一直是陶训的目标。工作繁忙之余的陶训养成了利用碎片化时间刷题听课的习惯。

5年里,他先后多次在集团及公司举办的竞赛中获奖。在提升自己的同时,他还和同事们一起开展了心肺复苏、低压电机检修、防人因失误等10余次培训。

火电机组现场工作总会伴随着高风险。作为安全技能竞赛获奖选手,陶训学以致用,主动提出在部门内部开展“现场找茬”活动:让各个班组团员青年组建成小分队,到现场查找隐患,检查生产过程中是否有违反安规现象。

让青春更具温度和色彩

2022年,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之际,陶训荣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工作之余,陶训主动参与了淮河岸边“河小青”护河活动,“中电光明行”爱心助学、“青春暖夕阳”等志愿活动。

参加工作后,陶训一直坚持参加公司开展的各项团建活动。他要求自己要做到腿勤、脑勤、嘴勤、手勤。多往团青中,党员中跑,学习和融入其中,既分享又收获;勤于思考,多发现富有创造性的活动构思和工作方法;不懂的要问要求教;学会将工作经验记录下来,总结和提升自己。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陶训加班坐车路过潘集淮河大桥时,总爱眺望远处市区的万家灯火。“唯有实干,坚实走好每一步,实现小我的超越,才能实现更大的梦想。”陶训说道。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常诚

安徽商报社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镜像  
2022-06-07 95后“电力人”扎根一线 5年从学徒成长为检修负责人 2 2 安徽商报 c909044.html 1 80℃下绝缘手套“泡”在汗水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