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商报
2022年10月20日
美丽安徽
第09版:

开心的腰鼓“敲”出幸福的晚年

在安徽省推进的十项暖民心行动之中,“老有所学”是其中一项颇具特色的民生工程。10月18日,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来到合肥市包河区常青街道淝南社区,和社区老年大学的学生们一起体验打腰鼓,感受“俏夕阳”的精彩生活。据了解,淝南社区老年大学开设太极、瑜伽、二胡、京剧、民族舞等6个班级。社区聘请专业老师进行教学,免费向居民开放。截至目前,淝南社区老年大学共有学员400多名,在“老有所学行动”的号召下,社区不断创新授课形式和教学方式。老年人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身体,更陶冶了情操,真正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快乐舞蹈队舞出青春新活力

“开心的锣鼓,敲出年年的喜庆,好看的舞蹈,送来天天的欢腾。”伴随着《好日子》的欢快节奏,老年大学的舞蹈室里,老人们敲打着锣鼓,踩着整齐的步伐,笑脸挂在每个人的脸上,好不热闹。今年64岁的宋晓玲是腰鼓班的老师,2010年,她正式开始学习腰鼓,对于腰鼓,宋晓玲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腰鼓不能延续传统打法,要注意脚步的走法、鼓槌的拿捏、节点的击打、队形的排列等,才能打出漂亮的腰鼓。”宋晓玲介绍说,老年大学腰鼓班每周一节课,最初学员不足10人,现在已经有30多人。每次上课,大家兴高采烈地聚在一起,挥舞着手中的红丝带,敲出了幸福生活的味道。

“打腰鼓要注重手腕用力,击打姿势要灵活。”由于没有任何舞蹈基础,记者在体验时,不仅跟不上节拍,动作也比较生硬。宋晓玲一边做示范一边纠正道,腰鼓注重打、跳结合,动作要轻快,找准音乐节奏。“咚卟、咚卟,嗨……”在老师的指导下,记者跟随着节拍也跳起舞来。家住淝南家园小区的钱丽琴是一名退休教师,2014年定居在合肥。休息期间,她告诉记者,退休后,她除了在家做家务,就是照顾孩子,生活比较单一。2015年,在家人的支持下报名腰鼓班,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她觉得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身体越来越好,心情也变得更加美丽。

暖民心行动成就老有所学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盼望丰富生活之余,也能学习新的知识。近年来,围绕建设全民终身学习型社会,持续发展老年教育,形成“覆盖广泛、主体多元、资源共享、灵活多样、规范有序、充满活力”的老年教育发展新格局,“老有所学行动”托起了广大老年人的幸福生活。“社区根据老年人的需求,邀请专业老师授课,让老年人在这里更新知识、广交朋友,增进邻里之情。”淝南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彭克长表示,社区老年大学开设太极、瑜伽、二胡、京剧、民族舞等6个班级,全部免费向居民开放。截至目前,淝南社区老年大学共有学员400多名。

“希望为社区老年人带来丰富的精神食粮,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享受着吹拉弹唱、琴棋书画带来的乐趣。”彭克长表示,社区老年大学为广大老年人提供一个展示才艺的平台,不仅营造了全民健身的社会氛围,也提高了老百姓的幸福感。据悉,2022年,合肥老年学校新增学习人数3万人左右(线下学习1万人左右),参与学习教育活动的老年人达到20万人左右(线下学习2万人左右),改建240所社区老年学校,网办240个远程学习点。到2023年,全市老年学校新增学习人数10万人左右(线下学习4万人左右),参与学习教育活动的老年人达到29万人左右(线下学习8万人左右),改建760所社区老年学校,网办760个远程学习点。到2025年,全市老年学校累计新增学习人数24万人左右(线下学习8万人左右),参与学习教育活动的老年人达到42万人左右,占常住老年人口总数的比例达到30%以上,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老年教育体系。

通讯员 宋芳芳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周梅/文 杨雪娇/摄

安徽商报社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镜像  
2022-10-20 2 2 安徽商报 c938580.html 1 开心的腰鼓“敲”出幸福的晚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