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商报
2023年03月16日
美丽安徽
第5版:

让人尴尬的尿失禁可防也可治

生活中总有些让人尴尬的场景:大笑时、打喷嚏时、跳绳时,会不自觉地漏尿,令人手足无措,这就是尿失禁。尿失禁被认为是世界五大疾病之一,在女性中发病率居高,据统计,我国30%以上成人女性存在尿失禁的问题。

什么是尿失禁?尿失禁,其实是一种症状,是指尿液不自主漏出。尿失禁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为压力性尿失禁,就是当咳嗽、打喷嚏等腹压增加时出现的不自主漏尿。它虽然不危及,但是当漏尿症状明显后,会严重影响社交和生活,被称之为“社交癌”。有些人因害怕漏尿而不敢参加陪孩子去跳绳、跑步这类亲子活动,有些人担心自己身体散发异味,不好意思接近亲友,也有些人认为漏尿甚至需要用尿垫是一件很羞愧的事情,终日闷闷不乐。因此,我们应该正确地认识尿失禁,并尽早预防和治疗,减少漏尿症状,减少尿失禁的发生。

尿失禁分为三种类型: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混合性尿失禁。1.压力性尿失禁是指腹压突然增加导致尿液不自主流出,占尿失禁的50%;2.急迫性尿失禁是指有强烈的尿意后,尿液不能由意志控制而经尿道漏出,这类患者多主诉“我憋不住尿”“我没来得及到卫生间就尿裤子”;3.混合性尿失禁指患者除了压力性尿失禁,还有尿急或急迫性尿失禁的症状。

如何判断压力性尿失禁程度?尿失禁发生在咳嗽和打喷嚏时为轻度;尿失禁发生在快走等日常活动时为中度;在站立位时即发生尿失禁为重度。

引发尿失禁的原因是什么?根据调查,年龄、阴道分娩、产次、腹围增加、便秘、慢性盆腔痛、呼吸系统疾病及绝经等问题,都是引发尿失禁的高危因素。年龄增长、激素变化、妊娠等原因会导致盆底肌功能减退;盆底肌松弛,膀胱颈和尿道近段过度下移,尿道内的括约肌功能障碍是导致压力性尿失禁的主要原因。

相对于尿失禁的高发病率而言,其就诊率比较低。数据显示,美国尿失禁女性中只有1/4寻求医疗帮助,欧洲的尿失禁女性仅有1/3寻求医疗帮助。日本尿失禁人群中,仅3%患者去医疗卫生机构就诊。据悉,羞于启齿和认为尿失禁是机体老化和生育不可避免的结果,是尿失禁的就诊率低的主要两个原因。因此,我们应该普及尿失禁疾病的知识,纠正错误认知,从而提高女性朋友的生活质量。

如何预防、治疗尿失禁呢?首先,要对生活方式进行干预,又称行为治疗,包括:1.减轻体重,戒烟、减少饮用含咖啡因的饮品,活起居规律;2.避免强体力劳动(包括提拎和搬动重物),避免或减少腹压增加的活动(如剧烈跳跃的运动);3.积极治疗便秘、慢性咳嗽、鼻炎等慢性腹压增高的疾病;4.盆底肌肉锻炼,又称为凯格尔运动,指反复进行缩紧肛门的动作。主要内容:排空膀胱、感知盆底肌;仰卧、站位、坐位都可以做(选择自己舒服的体位);收缩盆底肌(每次收缩不少于3秒,然后放松,连续做15-30分钟为一组锻炼,每日进行2-3组锻炼,或者每天做150-200次;在训练时,腹部、臀部、大腿不用力,循序渐进。持续3个月或更长的时间,可以起到预防和部分改善尿失禁症状的作用。

当然,对于盆底肌收缩无力的患者,单纯的锻炼是不够的,那么,还有哪些治疗尿失禁的方法呢?1.借助仪器进行康复治疗,如:盆底电刺激治疗、磁刺激治疗、盆腹动力治疗,通过改善盆底肌的循环,刺激盆底肌肉收缩,从而增强盆底肌肉力量,提高尿道关闭已开改善控尿能力,改善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的症状;2.使用二氧化碳激光、射频等能量技术治疗阴道松弛、轻中度的压力性尿失禁;3.药物治疗:部分患者可以使用药物比如酒石酸托特罗定片等,能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建议就诊专科诊治;4.中医技术:通过传统的中医技术如针灸治疗也可以改善漏尿症状;5.手术治疗:对于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或依从性不好的患者可选择手术治疗,重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可直接选择手术治疗,例如尿道中段悬吊带术、经腹耻骨后膀胱颈悬吊术等手术,手术的治愈率约为90%。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来给予最合适的治疗方式的建议。

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 张云

(本文不代表本报观点)

安徽商报社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镜像  
2023-03-16 2 2 安徽商报 c964270.html 1 让人尴尬的尿失禁可防也可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