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经济日报7月11日第9版整版报道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安徽合肥这几年就在这件事上猛下功夫,去年新招引高校毕业生首超30万人,今年力度更大,努力让青年在城市更有为,实现“同频共振”共同发展。
要解决就业难题,先要创造足够多的岗位。对于城市来说,要想吸引人才,成熟高效的产业链条必不可少。
近年来,合肥市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瞄准国家战略导向,聚焦市场需求,以建设新型显示器件、集成电路、人工智能3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为牵引,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合肥高质量发展的主动力。去年,合肥提供重点产业链就业岗位超10万个。
有了充满活力的产业和丰富的岗位,合肥铆足了劲招引高校毕业生就业,将高校毕业生就业纳入全市人才工作统一安排,推出服务人才发展若干政策,一方面诚邀外地大学生来合肥就业;另一方面诚请本地大学生留在合肥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高质量就业。据了解,去年合肥市共举办14场重点产业链企业云聘会,组织约2万家企业发布岗位17.1万个,累计超230万人次观看,线上接收简历51.2万份。
人才招得来,还要留得住。工作提供的平台领域是否广阔、个人发展通道是否畅通,能否让人获得干事创业的成就感,这些对于留住人才都很重要。目前,合肥市正在探索一条国有资本领投、社会资本跟投的“科创+产业+资本”的投融资模式。合肥现已建立总规模超过3000亿元的基金“丛林”,包括市种子基金、天使基金、引导基金、产业基金等,构建起全周期、差异化的基金投资体系。其中去年新设的种子基金,注重投早投小投科技,总规模达5亿元,风险容忍度达50%。已立项人才项目87个,充分发挥对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第一撬动力”的作用。
“人才引进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合肥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谢超说,去年以来,合肥市在全面梳理人才政策基础上,集成出台服务人才发展的若干政策,为人才解决住房、医疗、子女教育、配偶就业等一揽子需求。“2023年合肥市在人才招引和服务保障大提升行动中提出了新增高技能人才超4万人,新增高校毕业生35万人的目标。”合肥市人社局副局长刘峰表示,“我们对完成这个目标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