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商报
2023年11月06日
美丽安徽
第2版:

(上接1版)

过去农村都有当家塘,具有蓄水灌溉、洗菜洗衣、牲畜饮水等多重功能,还能够降解污染。“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池塘等小微湿地还可以为周围生态系统中的小动物提供食物,成为动物迁徙途中的“驿站”和“踏脚石”。

城市发展速度快,人口密度大,小微湿地能够发挥的作用更为重要。合肥有翡翠湖等许多小型湿地,不仅有很好的景观效应,也发挥了重要的纳污功能,成为了城市的 “净化器”。

人们向往“江南水乡”,水乡之所以气候宜人,也是因为众多的河流、浅滩等小微湿地改善了城市气候。人们喜欢一个地方“有山有水”,实际上就是湿地等多种生态系统在发挥各自的生态服务功能,叠加在一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美好的感受。

所以,保护小微湿地,力度再大也不过分。

城市小微湿地正在快速消失

安徽商报:小微湿地保护目前面临怎样的形势?难在哪里?

周立志:小微湿地正在快速消失,形势很严峻。近年来,我们越来越重视小微湿地的保护,就是因为消失的速度太快了。

这些年人们生活方式转变,用上了自来水,很多当家塘逐渐被废弃,有的被填平了,有的因为淤堵等原因慢慢消失不见了。有些即使还在,也因为管理不善,丧失了生态功能。

城市人口密集,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湿地面积只会减少,很难增加,小微湿地就更应该被珍惜。不是所有的城市都能拥有巢湖这样的大型湖泊,散落在城市里的小微湿地对于城市生态就格外重要。

但现实是,过去几十年里,城市高速发展,很多小微湿地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消失了。

小微湿地保护的难点在于它们“小”。因为小、不起眼,容易“受伤”,容易被牺牲。小微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是“润物细无声”的,它们的消失也常常是“悄无声息”的。新建小区机械平整的一块起伏地里,可能就藏着几个小微湿地。一个又一个小微湿地消失了,人们可能根本没有感觉,等到有感觉的时候,再回头保护,已经来不及了。近年来频繁出现的干旱、内涝,也与池塘等小微湿地的丧失有关系。

保护小微湿地从身边做起

安徽商报:保护好小微湿地,应该关注哪些问题?社会公众能做什么?

周立志:经济发展了,高楼大厦建起来了,城镇化水平提高了,如果湿地少了,整体生态就会受到影响。湿地生态系统是城市的“软环境”,加强城市生态保护,一定要重视城市小微湿地保护。

国家对湿地实行分级管理及名录制度,按照生态区位、面积以及维护生态功能、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程度,将湿地分为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各级政府负责发布名录。目前国内也有地方发布小微湿地保护示范点名录,但很少,整体来说对小微湿地的保护力度还不够。对于破坏小微湿地的行为,难以监管,处罚也缺少法律依据。加强小微湿地保护,更多的城市也可以出台自己的小微湿地名录,对达到一定面积规模的小微湿地进行名录保护,加强监管。

城市发展要有速度,也要冷静;要有“颜值”,也要有内涵,更要有长远眼光。安徽湿地资源丰富,2022年,合肥入选了“国际湿地城市”,成为全球43个“国际湿地城市”之一。保护小微湿地,我们更应该对自己高标准、高要求,让小微湿地发挥其应有的生态作用。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湿地保护不应该是负担,而是给城市发展描绘美好的蓝图。

保护小微湿地,与我们每个人都有关。洗脸、刷牙、洗菜……我们用过的水经过处理大部分会进入小微湿地。随手乱扔的垃圾,可能最后也进了小微湿地。从自己的日常行为做起,节约用水,减少浪费,做好垃圾分类,做好身边小事都是在保护小微湿地。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媛媛

安徽商报社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镜像  
2023-11-06 2 2 安徽商报 c1001896.html 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