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刻把握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帮助社会公众增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2025年“3·15”期间,我省险企积极响应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号召,广泛动员自身力量,开展形式多样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活动。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省内超50家险企结合公司业务实际,线上线下齐发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
线上发声有响度
此次“3·15”聚焦“维护权益”主题,一方面正面宣传金融机构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为民办实事的亮点举措。另一方面展示各地打击非法金融中介活动、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的经验或成果,对扰乱市场秩序、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的非法中介活动开展风险提示,帮助社会公众增强风险意识和提升防范能力。
为更好帮助社会公众增强风险意识,提升防范能力,今年“3·15”期间,多家险企结合当前金融风险热点,如新型诈骗、隐性收费、AI技术滥用等问题,针对性开展宣教,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营造“3·15”氛围。
中国人寿:共同营造安全安心的消费环境,聚焦“金融诈骗”“代理退保”等扰乱金融安全发展的问题,中国人寿安徽省分公司大力宣传各类骗局的特征、危害和法律后果,提示消费者理智金融消费、理性表达诉求、妥善解决纠纷,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还原创“全民反诈我在‘行’”系列爆梗短视频,展示不同年龄段群体面对骗局时的智慧,用生动典型的案例帮助社会公众识别和防范相关风险。
平安人寿:高管带头参与,践行“人人消保”。平安人寿安徽分公司及三级机构班子将通过专访、直播、视频录制、署名文章、高管聆听日等多样形式开展金融高管讲消保,正面宣传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为民办实事亮点举措,开展打击非法金融中介活动风险提示。通过高管带头抓消保、讲消保,站稳消保教育高度,让消保理念入脑入心,将消保嵌入经营全流程。
瑞众保险:发挥教育宣传主体作用,利用线上线下资源,积极制作发布以案说险、风险提示等宣教内容,提醒消费者在购买保险产品时务必认真阅读合同,充分了解自身权利义务,审慎对待合同签署、风险测评等关键环节,警惕代理退保、代理维权、减免债务等非法骗局,增强消费者风险责任意识,引导树立理性消费与价值投资观念,明辨风险、远离侵害。同时,开展诚信文化教育培训,强化从业人员诚信意识,融入消费者权益保护理念。
线下行动有力度
线下宣传中,各保险机构除利用职场LED显示屏播放宣传口号、悬挂条幅、张贴海报、为客户发放宣传折页等营造内部宣传氛围外,多家保险机构走进社区、广场,向广大消费者,尤其“一老一小”,宣传防范诈骗、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等知识,进一步加强对广大消费者的权益保护。
农银人寿:农银人寿滁州中支走进安徽云伙计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一场面向新市民群体的金融知识讲座,帮助新市民提升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讲座现场,工作人员以当下频发的金融诈骗案例为切入点,迅速抓住了新市民们的注意力。从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如冒充公检法人员要求转账、虚假网络贷款陷阱,到隐蔽性更强的非法集资套路,通过真实生动的案例,详细剖析诈骗分子的作案手法和话术。“大家一定要记住,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网络要求你转账汇款。”着重提醒新市民们深刻认识到金融诈骗的危害与防范要点。
瑞众保险:瑞众保险宿州中支牵头多家同业公司深入马号社区,举办了一场极具针对性与实效性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工作人员立足老年群体金融需求,以实际金融诈骗案例为切入点,深入剖析虚假高收益投资陷阱、电信诈骗话术等常见诈骗手段。通过图文并茂的展板展示以及面对面的交流互动,将晦涩的金融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生活常识,手把手指导老年人识别金融风险,掌握防范金融诈骗技巧,切实提升他们的金融风险防范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
大家人寿:大家人寿蚌埠中支联合邮储渠道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反诈宣传进影院”活动。在电影放映前,大家人寿蚌埠中支播放了精心制作的反诈宣传片,普及个人信息保护要点,强调“不透露身份证号、银行卡密码”等原则,结合近期高发的“冒充电商物流客服”“冒充熟人或领导”“冒充公检法”等典型案例,深入剖析诈骗分子作案手法和话术陷阱,重点讲解如何识别可疑链接、保护个人信息、应对紧急情况等实用技巧,并通过发放手册、设置问答环节强化记忆。
此外,太保产险、交银人寿、国华人寿等多家保险机构根据自身实际开展“总经理接待日”公布投诉电话、畅通投诉渠道、发布客服承诺、提升理赔质量,从行动上为“3·15”宣传助力加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