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合肥文昌雅居小区的王成祥老两口,每天清晨撕下一张“晨安日历”已成了他们的习惯。“社区很关心我们,在门口放了这本日历,每天出门遛弯、买菜的时候我就把日历撕一页,非常贴心。”老人说。合肥市包河区同安街道分路口社区积极深化党建引领,扎实做好为老服务工作,通过响应合肥市“窗帘之约”行动,推出“晨安365”特色关爱服务项目。经社区网格长、支部书记、党员志愿者等多次摸排调研,为辖区45名高龄、失独、空巢老人等重点关注群体“量身定制”出“晨安365”关爱服务项目。
社区构建起“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党员骨干+红色小管家”四级服务体系,通过为重点人群安装日历等方式,每日查询日历状态,判断关注人群的生活情况,再进行进一步服务。除此之外,日历上还温馨提供了居家生活、安全常识等日常百科小知识,每日撕下日历的同时也能为重点群体提供一定的百科知识宣传。“每天早晨我开门撕一页日历就算报平安了,非常方便,如果哪天忘掉了没撕,社区就要上门敲我的门,问问发生什么情况。”家住文昌新村A区的周金莲说。
文景雅居小区的史常春老人收到了社区赠送的2枚中国结。网格长周亚如表示:“中国结分单日和双日,我们让关注群体把中国结按照单双日悬挂在家门口,每天我们通过观察中国结来确定老人是否平安。”除了日历和中国结这些“平安暗号”,社区还搭建起多种形式的沟通桥梁,在充分尊重重点人群的基础上,针对性地依据其特点与需求,同老人保持紧密联系。这些多样化的联系形式,如同一张细密的关爱网,将社区与老人的心紧紧连在一起,让 “老有所依” 从承诺变成触手可及的温暖。
小小的日历和中国结,记录着时光的温度,承载着社区365天不间断的关爱与温情,不仅成为重点群体与社区之间幸福的“平安暗号”,更是社区联系群众的“平安”纽带。下一步,该社区将拓展“晨安365”服务项目,培育更多特色为老服务,推动助老服务走深走实,让“老有所安”的美好愿景温暖绽放。
通讯员 王若西 安徽商报 元新闻记者 郜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