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版地图与市民见面,80种矿石标本揭示地球的神奇,科普大篷车用视频普及土地相关知识……25日,是全国第32个土地日,由安徽省自然资源厅主办,合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合肥市土地储备中心承办的全国“土地日”宣传活动,在合肥市高新区中安创谷广场举行,现场工作人员向市民普及相关法律法规,介绍土地资源在城市建设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以及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展示地球形成过程中沉淀在底层中的绚丽矿石和化石,让市民更加了解生活的这片热土。
25日安徽全国“土地日”宣传活动以“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为主题。现场,工作人员免费向市民发放新版安徽地图。据介绍,新版全省地图由安徽省第四测绘院测绘,经安徽省自然资源厅批准,在以往地图的基础上,运用更加精细的测绘技术和更先进的测绘设备,保障新版全省地图更加精准呈现省情省貌,便于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公众了解掌握全省地形地貌等基础信息。在法律法规宣传台,工作人员向市民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等法律书籍和文本,介绍国家相关管理规定,以及土地资源在全省建设发展中的重大意义,尤其是基本农田保护等根本性的制度。
活动现场,安徽省地质博物馆还带来了80款矿石标本以及7款古生物化石标本。该馆工作人员现场向市民和小朋友们介绍矿石的种类、用途等知识,引导公众了解矿物岩石,7款古生物化石标本包括恐龙蛋、鱼等,展示出历史长河中地球上的生命演化过程,引导公众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保护环境的意识。同时,该馆科普大篷车还在现场以视频动画的方式,讲解与土地有关的知识。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郜征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