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连下楼出门都要谨慎,连孩子都要拉紧,免得碰到正在充电的电动车,乱拉的充电线真的太危险了。现在小区经过治理后,乱停车乱充电少了很多,小区秩序好了,居民生活更和谐了。”南郢小区28栋的李女士欣慰道。
近年来,上派镇南郢社区通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不断浇灌小区治理果实,让小区“微治理”绽放出“幸福花”。让居民自治像一颗种子在社区生根发芽,让居民自治像春风一样吹进小区千家万户。
居民“自治”,小区环境变 “新样”。今年,南郢社区以“非机动车治理”项目为载体,探索创新服务理念,居民主体参与,多方联动治理,让整个小区环境换“新颜”。在治理前期,通过宣传发动居民广泛参与,挖掘培养居民骨干和楼栋长,群策群力。在收集居民关于新增停车位和安装充电桩意见建议时,大家集思广益,出谋划策,让居民人人愿意出一份力、尽一份心。截至6月底,已在小区内新增非机动车停车位60个,安装第一批充电桩,30个充电位。
“张大哥麻烦你把车子停在停车位上”、“充电桩就在19号楼门前,扫码就可以充电了”……走进小区,总能听到楼栋长和居民骨干的一声声劝导。正是有着这些热心的居民,大家一起参与小区治理,人人都是小区治理的领头人,才让小区治理逐步迈向正轨,小区环境逐步改善。
宣传引导,居民素养有“提升”。非机动车治理,宣传引导是关键。脱离对居民的宣传引导,治理就是机械的,被动的。只有居民文明素养提高了,才能养成良好习惯,自觉文明停车、安全充电。社区前期开展了入户宣传、志愿服务广场摆台宣传,引起居民关注,了解非机动车治理的重要性。组织居民群众参加消防安全知识讲座及现场消防演练,不断提高居民安全意识。利用宣传栏、电子屏、小广播等媒介加强宣传,引导居民携手共建美好小区。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居民文明素养,让治理深入人心。
党建引领,治理动力更“活跃”。“抓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就是要发挥好社区党组织的牵头引领和小区党员的带头模范作用”。南郢社区党委书记李晨说,在小区今后的治理道路上,不再是社区党委唱“独角戏”,而是多方参与、联动治理的“大合唱”。随着微治理项目的稳步开展,自发参与报名的居民骨干和志愿者也越来越多。积极发挥协商共治委员会和红色物业作用,带动居民群众和辖区其他单位共同参与,在治理的过程中,形成治理合力,让居民由“观众”变“主角”,辖区单位由“旁观者”变“参与者”,社区“管理”变社区“治理”,营造共建共治共享良好格局,让社区治理动力更活跃更充沛。
张旭东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许家权